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在一年一度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乡村振兴”正式成为农村改革新的战略方针。94%的国土面积,5.1亿的常住人口,13.7万亿的国民生产总值,农村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也孕育着一众极具潜力的千亿级市场。

政策推动下,农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53.6万家农业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6.2%;乡村电商更是迎来爆发,全年新增乡村电商相关企业124万余家。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农业开始信息化。根据信通院数据,2020年数字经济对第一产业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8.9%。

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的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才有可能进行数字化建设。可以畅想,未来,广袤的乡村土地上,卫星遥感、传感器、机器人、无人机、机器视觉、物联网、高清监控、云计算、RFID、5G、无人驾驶、移动互联与人工智能等大量数字技术交织,为三农领域的复兴带来新的生机。

要畅想乡村振兴的数字化未来,还应该回归到当前数字经济在农村的落地。目前来看,落地主要集中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三农数字普惠金融和农业生产智能化四个方面。本文将重点对这四个方向的现状进行描绘。

1. 农村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大数据平台、乡村治理

1)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由当地政府主导完成,或通过政采项目的招标与第三方供应商共同完成。在2021年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推介名单里,共有19个涉及到数字乡村的案例。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农业服务和农村治理等方面展开。

2021农业农村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案例节选

2)市场规模

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费出自当地政府财政预算,以政采项目形式招标,尚无相关数据支持市场规模测算。

3)数字经济创新实践

头部公司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军中,到处可见传统IT公司的身影。

比如在实际应用案例中,联想以包含了边缘云、IaaS、跨行业通用GPaaS及面向不同垂直领域的VPaaS的“擎天”系统,帮助阳曲县构建从顶层规划开始的整体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新华三则聚焦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等数字乡村建设场景,以“一县一云、一乡一脑、一村一屏”的数字技术框架,助力余东村的数字化变革;浪潮在参与数字农业平台建设、农业产业园数字化建设之外,还联合行业智库、产业伙伴、产品及运营伙伴发起“智梢计划”,打造数字化转型生态圈。

互联网公司

阿里、华为、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则依托各自的公有云平台,与当地政府积极合作,在农业农村领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应用场景创新。其中阿里云的数字乡村建设案例丰富,遍布浙江、河北、湖南、山西等多个省份,体现了各地政府对其建设数字乡村经验的认可。

初创公司

涉足该领域的初创公司主要通过建设气候、农产品等大数据平台,做到数据的互联互通。主要运用到的技术包括5G、卫星遥感、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

4)一些代表性的初创公司包括:

• 佳格天地,2015年,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将卫星遥感物联网气象等多源数据进行收集融合处理分析及可视化展现,面向农业提供时空数据应用服务。目前其所提供的农业大数据应用已服务中国约3亿亩耕地。

• 大地量子,2017年,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融合遥感卫星、无人机、传感器数据,为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提供数据和空间大数据云原生PaaS层服务。

• 珈和科技,2013年,提供以空间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大数据信息服务,服务领域包括农业遥感行业应用、遥感影像私有云、遥感影像数据挖掘等。

• 象辑科技,2014年,气象大数据云服务商,公司以气象AI预报技术为核心,拥有气象预报算法、专业气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和气象物联网硬件。公司推出了中国首个气象大数据云服务平台。

• 甲骨文超级码,2005年,自主研发“满天星区块链”,已为全国400多个地方政府提供产品区块链防伪溯源服务。

2. 农村电子商务

关键词:农产品B2B/B2C、农资电商、农机电商、土地流转、农技服务、农业物流

作为传统供销合作社主要功能的替代,农村电子商务通过平台不仅完成了传统农业生产中必须的种子/种苗、农机、化肥、农药、动物疫苗等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分销流转,亦承接了数字时代涌现的土地流转、农技培训等信息的分发。

一、农资和产业信息服务

1)市场规模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资市场规模已达万亿级。其中化肥市场规模约8000亿元,其次是种子,约1500亿元,农药则有1000亿元左右。2020年中国饲料行业的营业收入为8135亿元。

数据显示,中国已知的农业知识服务市场大约在千亿左右。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 1500 万人。

土地流转市场规模达千亿。2019年土流网发布的《土地流转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经济发达的上海、北京、澳门、台湾及天津地区的土地流转价格在1400-1800元/亩/年不等。东部的农业大省河北、山东、江苏、河南、浙江、广东、黑龙江以及吉林土地流转价格在800-1200元/亩/年不等。西部地区的新疆、西藏、青海及甘肃等地区土地流转价格则在300-800元/亩/年不等。截至2018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30亿亩。

2)数字经济创新实践

头部公司

海大集团依托物联网打造智慧养殖产业互联网平台;诺普信打造田田圈,构建农资分销和农业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公司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涌现出一批农资主播,以视频、直播形式为农业劳动者提供农技知识问答服务。

初创公司

既有涵盖种肥药等农用物资的销售平台,也有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和针对职业农民教育的产业信息服务平台。

3)一些代表性的初创公司包括:

▪ 大丰收,2014年,农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业务包括专注农资解决方案的大丰收农资商城、聚焦产中植保服务的大丰收植保、作物病虫害诊断的识农,以及产后农产品上行的丰诚上品。

▪ 天天学农:成立于2017年,是面向职业农民的在线教育平台,通过课程教学、专家问诊、线上线下培训、公益活动等形式,为职业农民及农业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农业技术、农场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等农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

▪ 新农宝,2015 年,主要面向涉农企业提供信息化云服务。2018年推出短视频平台蜜蜂TV ,入局农业短视频领域,将农业知识以视频方式呈现、触达农业生产经营者。

▪ 土流网,2009年,最开始是为了解决农村土地经营权的问题,以土地信息发布和撮合交易为主。2012年成立服务中心,开始介入土地评估、土地流转大数据、土地测量和经营培训等环节。

▪ 聚土网,2015年,一站式农业产业链服务平台,围绕土地生产经营过程的展开产业链服务,包括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金融等,从而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和实现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农产品零售和流通

1)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达到3.9万亿元,同比增长3.5%。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超5万亿元,到2025年中国生鲜零售市场规模将达到6.8万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规模超4干亿元,较2019年增长64.0%。

2)数字经济创新实践

传统电商巨头和大型零售超市如京东、阿里、美团、拼多多、苏宁易购、永辉等皆设有农产品直供基地。 其余玩家如社区团购电商和新零售门店的货源则来自农产品一级、二级批发市场。

头部公司

永辉等传统大型零售超市主要通过APP上线生鲜零售业务。

互联网公司

京东、阿里、美团、拼多多、抖音、快手等互联网企业凭借平台优势发起直播带货,完成生产端和销售端的高效对接。

初创公司

初创公司的数字创新主要在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采用O2O、仓店一体和前置仓等模式解决仓储和配送问题。

3)一些代表性的初创公司包括:

叮咚买菜,2017年,以“移动端下单+前置仓配货”的模式提供生鲜菜品服务,2021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叮咚买菜生鲜直采比例达到了79%。

美团优选,2020年,美团旗下的社区电商业务,2020年通过“农鲜直采”计划与全国多个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加大优质农产品源头直采的力度。

盒马鲜生,2016年,阿里巴巴旗下新零售平台,以仓店一体化模式提供零售服务。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其生鲜直采比例为33%。

多多买菜,2020年,拼多多旗下的买菜服务,通过与全国超过1000个农产品产区达成合作,采取“田间直达餐桌”模式以确保商品性价比。

美菜网,2014年,通过对采购、质检、仓储、物流等流程的管理,为餐厅提供一站式餐饮原材料采购服务。

一亩田,2011年,农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截至2020年12月,已经覆盖全国2800个县的1.2万种农产品品类。

每日优鲜,2014年,移动生鲜电商,在全国20个主要城市建立了“城市分选中心+社区前置仓”的极速达冷链物流体系。2021年6月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兴盛优选,2013 年,以“预售 + 自提”的模式提供社区团购服务,截至2021年6月底,已覆盖17个省1100多个地县级城市以及7万多个乡镇和农村。

果然优,2015年,水果全产业链B2B移动电商平台,截至2016年12月配送范围已覆盖全国30个省126个城市。

谊品生鲜,2013年,提供24 小时社区生鲜零售服务,截至2021 年 5 月底,公司已开实体门店 1800 家。

朴朴超市,2016年,以“前置仓+纯线上运营”为商业模式的生鲜电商,从生鲜切入,覆盖全品类的SKU。

3. 三农数字普惠金融

关键词:卫星遥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1)普惠金融指的是面向贫困人群、低收入家庭及微型企业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旨在为这些群体增加财政补贴优惠和融资机会。三农普惠金融则是主要面向农村所有群体,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弱势群体。

2)市场规模

三农普惠金融市场达到万亿级规模。根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7)》,三农领域金融缺口大约为3万亿元。

3)数字经济创新实践

头部公司

随着政策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开展,国有银行等头部银行机构纷纷应用数字化手段为农业劳动者申请小额短期的三农贷款降低申请门槛。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气候灾害等特定风险,大型保险机构也将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保险精算的专业技能结合,实现灾后的积极赔付。

中国银行的中银富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智能风控体系,为县域乡镇内没有完整税务和财务报表、没有完整信用记录的普惠金融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信贷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的“裕农通”、中国农业银行的“惠农e付”分别利用自身搭建的平台扩大普惠金融服务的辐射广度,方便农民申请融资。

太平洋保险,其开发的e农险FAST慧眼人工智能定损平台 ,通过应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可以对作物长势标的风险进行全过程监测,实现绿色农业保险的“实时感知响应”和“智能分析”。其支持的IFC气象指数保险以预先确定的降水量等指数为基础,对保险受益人因天气或灾害事件而产生的资产或投入损失予以赔付。可令小农户和小型农业企业在遭遇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时,依然能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帮助其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公司通过所持有的金融牌照进军三农金融领域,但跑出者寥寥无几。

阿里网商银行,其自主研发的大山雀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田中作物的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按生长阶段分批发放贷款,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种植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公开数据显示,全国1/3涉农县区政府已经与其达成数字普惠金融合作并上线,数量超过900个。

初创公司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业数字金融领域初创公司的存活率较低,主要原因,一是初创公司的风控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抵御三农贷款高坏账率的风险,二是初创公司缺少充足的合法的资金量来满足三农贷款需求。

4. 智慧农业生产

关键词:农业科技、现代种养业、精准农业、农机设备、大数据育种、水肥一体、虫害识别、土壤墒情、农业遥感、无人机植保、农作物生长监测、活体动物耳标监测

1)农业可分为种植业、养殖业和捕捞业三大板块,其中种植业包括各种农作物、林木、果树、药用和观赏等植物的栽培,养殖业通过人工饲养、繁殖取得肉、蛋、奶等畜产品,捕捞业则是通过捕捞海洋中的水生动、植物获取水产品。

以生产空间而言,农业生产又可分为有棚无棚两大类,无棚生产场所包括田地、山地丘陵、池塘、滩涂等,有棚生产场所包括温室、大棚、禽畜舍等。

以笛卡尔三维坐标系为模型,如果以农业生产过程为x轴,以种植业、养殖业和捕捞业三大板块为y轴,以农业生产中的数字化技术为z轴,我们可以得到数字技术在不同时间点上和不同产业板块上形成的特定应用场景,包括大数据育种、无人机播种、水肥一体、虫害识别、土壤墒情数据监控、农业遥感、无人机植保、农作物生长监测、活体动物耳标监测等等,而多种数字技术的在相同节点和产业环节上的结合又形成了精准农业、智能果园、智能温室、智能农场、智能牧场等更为复杂的智慧化生产场景。

2)市场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3.78万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为71748.23亿元,占比52.1%;林业总产值为5961.58亿元,占比4.3%;牧业总产值为40266.67亿元,占比29.2%;渔业总产值为12775.86亿元,占比9.3%。

根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农机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33.39亿元,同比小幅攀升7.81%,累计实现利润123.54亿元,同比大幅度增长23.76%。

3)数字经济创新实践

头部公司

农资领域的头部公司的数字化创新主要围绕自身主营业务展开,比如,隆平高科打造育种大数据平台;登海种业引进单倍体籽粒自动选择核磁共振仪、玉米育种数据管理系统、自动考种设备、小区播种机、小区收割机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实现智能自动分拣种子;中化农业运用现代农业平台(MAP)集成了现代农场管理系统、技术服务中心服务系统和精准种植决策系统,全程跟踪、解决服务中心运营和规模种植者农场管理的效率问题;生物股份则通过智能化控制中心管理疫苗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头部公司的数字化创新也集中在现代种养业:比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大北农、圣农发展、天邦股份、禾丰牧业等通过打造数字化系统平台,对禽畜的养殖实行数字化管理;苏垦农发、北大荒、富邦股份、正邦科技则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展开虫害治理、精准灌溉、智能配肥等数字化种植管理。

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布局智慧农业。

阿里推出阿里云ET农业大脑,将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入结合,通过在智能农事分析、可视化农场、智能生产管理、产量和质量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助力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

腾讯也尝试利用AI技术进行智慧农业实践,通过建立模拟气候环境下作物生长的仿真器,大幅度提升了种植试点的营收能力。

京东以无人机作为切入口,打造智慧农业管控系统京东农服APP,通过大数据管理为农民提供智慧化、信息化服务,并依托可视化设备、大数据技术等打造“京东农场”。

初创公司

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农业生产类初创公司的数字化创新主要涉及智能硬件设备,包括无人机、农机、传感器、机器人、智能灌溉设备等;大数据类平台,包括农业生产中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和物联网操作系统、生产管理软件等SaaS产品。

4)一些代表性的初创公司包括:

▪ 大疆创新,2006年,专注于飞行器及飞行影像系统,自2012年开始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并于2015年设立大疆农业品牌。主要产品有MG系列、T16植保无人飞机、T20植保无人飞机、多光谱无人机P4M、农田测绘无人机P4R、大疆智图、大疆农服App等。

▪ 极飞科技,2007年,致力于农业自动化、无人化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产品线包括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动驾驶以及智慧农场管理系统,目前科创板IPO已进入受理阶段,有望成为农业无人机第一股。

▪ 丰疆智能,2017年,主要面向农业领域提供智能化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包括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和植保机在内的全程化无人农机解决方案。

▪ 极目机器人,2015年,提供农林业场景下的自主化智能装备,深耕丘陵山地场景。目前基于双目视觉和人工智能控制的植保无人机为其核心产品。

▪ 博创联动,2014年,立足于自主研发的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装备通用电控系统、拖拉机自主悬挂系统、装备信息化管理升级等智能化+信息化产品,搭建面向全球的无人农场智慧作业平台,为全行业提供无人农场整体解决方案。

▪ 麦飞科技,2016年,基于高维视觉光谱技术,搭载智能农机终端,实时获取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常数,实现对农作物生理状态的智能感知,指导精准施药。主要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的探测器“麦视”探针、“麦视”监测系统等硬件产品系列,以及“麦信”农业运营与管理系统、“麦云”农业AI云平台等。

▪ 洲涛智能,2015年,种植智能控制系统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大棚智能主控器(远端放风控制、自动控制、断电报警、高温报警);温控终端(支持温度、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等传感器和适配各种电机);并提供农业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 锐利特科技,2016年,物联网智能灌溉设备提供商,主要产品包括物联网农业信息化平台、水肥一体化平台、墒情监测平台、智能气象站、智能人造雾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物联网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绿化智能灌溉系统。

▪ 奥科美,2009年,农业物联网系统集成商,其开发的农场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义田帮手”为84万亩土地、一千种产品进行生产管理。公司的目标市场是中国现有的40-50万家的200亩以上农场。

▪ 智棚农业,2013年,提供智慧农业大棚应用,主要产品包括能源管理、物联网集群控制、水环境控制、水环境监测、控制和禽舍环境监测、控制等农业物联网软硬件。

▪ 联点数据,2015年,农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大田(棚)种植、水产养殖、水肥一体化、质量溯源、农品电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慧牧科技,2012年,专门从事农业物联网系统、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应用软件研发,提供数字牧场解决方案。

▪ 布瑞克,2009年,定位基于农业大数据的农业产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基于大数据的产业规划、涉农金融、土地流转、智慧农管、可视化分析、农产销售等县域农业全产业链服务。目前旗下核心产品为布瑞克农业大数据平台,农产品集购网,以及布瑞克农牧人商城。

▪ 芝华数据,2012年,农业畜牧业采集的专业数据平台,通过指数开发和标准化合约上市,公司为农业相关金融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农业数据库、中远期价预测、供求预测、行业分析、风险管理咨询整体解决方案。

▪ 丰顿科技,2005年,农业大数据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提供精准化种养、体系化监测、网络化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四个方面大数据服务。

后记

目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较低。2020年,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31元,相比之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是农村人均收入的2.56倍。

长远来看,农民的富裕化是必然趋势。作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产业,农业唯有成长为具有良好造血功能的产业,才能吸引资本、人才的进入,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才能富有余力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吸引新一代的农村人口留在乡村、回归乡村、建设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

2022年2月9日晚19:00-20:30,我们进行了36氪【36氪ToB产业发展研究中心】、【36氪数字时氪发展中心】的“中国工厂”线上选题会,点击阅读会后文章:《36氪【数字时氪】活动 | 近30万亿产值锻造史的中国工厂里那些不被熟知的故事!》

对于之后的“中国工厂”系列的选题规划:

1、“中国厂长”系列选题已立项,预计2月下旬开始更新

2、“中国厂长”系列的纪录片

3、“中国工厂”的系列调查问卷,收集最新、最前沿的工厂动态

4、“中国工厂”的研报发布

如果大家对这些内容感兴趣,或者有什么建议可以联系数字时氪小助手(szsk36kr)或wenglijun@36kr.com。

对于想要参加后续工厂活动的朋友,欢迎报名入群。
报名方式:扫码添加数字时氪小助手微信,并告知身份及参与原因、希望参与讨论的话题。

中国工厂话题交流群

数字时氪ID:digital36kr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