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携程在社交媒体上的热度直线蹿升。

2月14日晚,携程官方宣布将在全公司推行混合办公制度。从3月1日起,携程各事业部、职能部门员工都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每周1-2天自行选择办公地点。与此同时,携程还发布了全套的员工申请、人员管理、远程办公设备支持方案。

虽然疫情爆发后国内国外诸多企业都进行过类似的改革尝试,但携程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在全公司推行常规性混合办公模式的企业。经此一役,携程成为了“别人家的公司”,酸倒无数打工人。

然而,在携程刷爆全网的背后,混合办公模式到底是一时的潮流还是不可逆的趋势?是大厂的狂欢还是一场全民运动?而这种全新办公模式的兴起,又能否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兴旺?

在社媒狂欢之余,这些现实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冷静下来,好好思考。

(图片来自UNsplash)

带火混合办公的,不止疫情

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混合办公制度兴起的背后,有一个重要推动因素:疫情。

尤其是2020年初疫情在欧美蔓延之后,多个硅谷的一众科技巨头迫于现实压力纷纷启动远程办公制度,随即逐渐转型为公司办公+异地办公相结合的混合办公模式,其中的代表就有谷歌、微软和Meta等。

不过在价值研究所看来,疫情只能说是推动混合办公潮流兴起的契机,却并非唯一因素——Z世代年轻员工工作观念的转变,提高员工办公体验的积极作用,以及远程办公基础设施的完善,都对混合办公模式在全球、各行业的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随着Z世代逐渐成为职场主力,其工作观较前一代打工人也有了重大转变。

以国内就业市场为例。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报告,出生在1995-2009年之间的Z世代,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等新经济行业的从业者数量远超80、90后,成为职场主力军。尤其是在年轻化趋势最明显的互联网行业,00后员工占比超20.1%,是85后员工的两倍有余。

总的来说,Z世代的工作观念是在赚取报酬之余,更重视自身和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契合度,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幸福感、成就感。专注于员工体验平台建设的宜员科技CEO余磊就表示,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企业需要在日常管理、员工关怀方面进行调整,让员工切实感受到企业的尊重和温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员工优先。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混合办公的兴起也给宜员科技等企业提供了红利。这部分我们将在下文细述,在这里就不再展开。

当前的情况是,Z世代对企业的办公模式并不满意。来自微软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54%的员工感觉劳累过度,39%的打工人感到筋疲力尽,无穷无尽的线下会议则是榨干他们精力的主要因素。

而根据德勤在去年年底公布的调查报告,40%的Z世代受访者表示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他们选择工作时的优先考虑因素,另有超过60%的Z世代表示他们的公司已经制定了支持灵活工作制度的政策。

考虑到提高人才留存率、保持内部团结等实际问题,对于Z世代的抱怨,雇主必然要有所回应。

(图片来自UNsplash)

其次,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等线上办公软件,还有Zoom等线上会议软件的存在,也为混合办公提供了必要支持。

根据QuestMobile统计的数据,去年8月份钉钉月活逼近2亿大关,企业微信接近破亿,飞书则接连抢来“蔚小理”等重磅客户。CNNIC的数据则显示,截止2021年6月,中国在线办公用户规模达到3.81亿,半年内增长超3500万,在线办公的渗透率大幅提升。

除了月活数据上升之外,这些在线办公软件的功能也都较此前更加完善,且仍在不断做加法。以企业微信为例,在今年年初的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产业互联、智能客服等新功能,允许企业创建通讯录,将所有供应商、经销商都加到自己的目录里。

最后别忘了,在国外,谷歌、微软等企业的经历对国内企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巨头的亲身试验改变了不少雇主的态度,让他们意识到混合办公模式并不会对工作效率产生太大影响,甚至会起到促进作用。

(图片来自UNsplash)

2020年10月份,微软正式宣布实行混合办公制度,有需要的员工在经过经理批准后永久进行远程工作。根据规定,微软不仅允许员工在美国不同地区进行工作,某些特定职位的员工甚至可以进行海外远程办公。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当时微软在全球一共拥有16.3万名员工,其中近10万人在美国本土,外界对其敢于全面推行混合办公的魄力表示相当赞赏。

从当前形势来看,混合办公似乎是大势所趋,也是一股不可逆的潮流。根据微软发布的《2021年工作趋势指数报告》,有66%的企业领导者考虑为混合办公重新设计办公区域,还有73%的员工希望保留远程办公的灵活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有67%的员工希望在疫情结束后能够更多与人互动协作,这表明纯粹的远程办公并不是最优解,在公司办公和异地远程办公相结合的混合办公模式则可以满足绝大多数员工的需求。

(图片来自微软《2021年工作趋势指数报告》)

混合办公注定只能是大厂狂欢?

梁建章在介绍其推行的混合办公制度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

“混合办公制度的推广,是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多赢。不仅能在不影响效率的情况下提升员工满意度,还有利于减少交通堵塞、环境保护,缓解高房价和地区间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梁建章早在2015年就在美国知名经济学杂志QJE上发表论文表示,在家办公能显著提高员工绩效,提高员工的满意度。这也侧面证明,携程对混合办公模式的探索或许早于疫情的爆发,梁建章为首的管理层早就对这种新型办公模式青睐有加。

然而在执行上,携程其实相当谨慎。在价值研究所看来,携程敢于全面推行混合办公政策,主要有两点考量:实现难度低,以及对工作的实际影响小。

一方面,早在此次全面推行混合办公之前,携程就作出过不少试验,且获得了不错效果。

根据携程官方公布的数据,该公司早在2010年就启动针对客服人员的混合办公制度,效果也十分显著:员工绩效提升13%,离职率则下降50%。而从去年8月份开始实行的,1600多名携程员工参与的混合办公实验里,员工参与意愿上升至60%,离职率较实验前下降约三分之一。

此外,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和前面提到的国外巨头相比,携程的体量要小得多,这为其推行混合办公提供了便利。根据领英在去年发布的榜单,携程在职员工数量约为3.4万人,2021年春秋两个招聘旺季共发布1400+工作岗位。按照满额招聘计算,携程当前员工数量也不会超过3.6万,比起微软、谷歌等跨过巨头管理难度要低很多。

另一方面,考虑到行业、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很大一部分携程员工本就不是实行传统的“朝九晚五”工作制,时间上非常灵活。从这个角度讲,混合办公模式只不过提高了他们办公地点的灵活度,对实际工作模式的影响非常小。

在前期选取客服人员进行试验,携程明显是有的放矢。数据显示,携程现有员工中,产品开发人员和客服人员占比最高,分别达到48%和30%。考虑到工作性质的问题,灵活的办公时间和地点对需要24小时在线、长期轮班的客服员工来说,无疑会更加友好。

此外,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讲,实施混合办公还有一个好处:节省物业成本。根据界面新闻统计的报道,一项针对疫情后采用远程办公模式的企业的调查显示,每位进行远程办公的员工一年下来能为企业节省1.4万的开支,主要来自写字楼租金、办公室日常用品消耗和水电、管理物业费等。

在上述种种数据,以及梁建章本人的大力推动下,携程此次在全公司推行长期性的混合办公制度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然而,正如前文所说,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管理上有截然不同的难点,携程模式不见得是一本通用秘籍。

在疫情爆发后国外一众实行过,以及仍在推行着混合办公制度的科技巨头的经历来看,其效果只能说是参差不齐。更有甚者,比如华尔街的一众资本大鳄,就十分反感远程办公和混合办公模式。

在疫情爆发初期,富国银行、美国银行和花旗为首的华尔街投行迟迟没有开放远程办公,坚持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小摩CEO詹米·达蒙和高盛CEO大卫·所罗门甚至公开表示,让员工回到办公室,不仅是为了维护华尔街“业绩高于一切”的文化,还是加强员工沟通、让年轻人从老员工的言传身教中尽早提升个人技能的重要保障。

(图片来自UNsplash)

在国内,也有不少企业管理者对远程办公、混合办公模式仍心怀担忧。

在知乎“远程办公给你带来过哪些惊喜”的问题下方,大V“马力在知群”就表示,远程办公的实质不仅仅是开会协同那么简单,更重要是解决内部效率问题。

“远程办公的实质,除了让大家互相之间配合好、一起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否远程把生意做好。”

翻看知乎上相关的话题讨论,不少答主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忧,尤其是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经营难点。毕竟管理者不仅要打破长期以来的思维局限,还要制定相应的灵活考勤、业绩考核机制。而相对于制度完善的大厂,中小型企业在资源、经验上都有所欠缺,这给它们的管理增添了不少难度。答主“Sean Ye”就直言:

“对于市场上大部分私企作坊老板来说,把传统的‘我给你钱,你就是我的人,随叫随到’土老板思维,提升到‘提供舞台给员工施展才华,用正面手段鼓舞、激励员工’的新型管理思维,还是有些跨度的。”

感到担忧的不止企业管理者,基层员工也有自己的顾虑。

就职于广州某金融机构客服部门的L女士向价值研究所表示,考虑到时差,为了对接国外客户轮夜班是家常便饭,远程办公的确剩下了不少通勤时间。但问题是,在家办公很容易模糊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占用名义上的下班时间处理工作的情况变得更加频繁:

“不同班次的同事是需要提前接班进行交接的,但可能因为在家办公大家都觉得时间很宽裕,反而不像回公司上班时掐时间掐得那么准。”

区分工作和生活边界,一直就是现代打工人的难题。远程办公背景下,这个矛盾恐怕要被进一步放大。

(图片来自UNsplash)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携程实行全面混合办公制度既可以说是顺应时代潮流,更是为了自身利益。而对于其他企业来讲,照搬携程模式或许并不是最优解。

考虑到上述种种现实困难,要想让混合办公模式顺利推广、健康发展,完善相应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是非常重要的。而随着混合办公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一批有潜力的独角兽和早有业务布局的老牌巨头,也嗅到了全新的商机。

全网狂欢背后,它们正在疯狂敛金

无论将来会不会有更多中小企业,或更多的行业加入,携程为首的互联网大厂主动拥抱混合办公,就足够给市场带来全新的商机。在价值研究所看来,在办公软件和硬件两个层面,都会有一批企业因为混合办公的兴起而获益。

软件端,除了前面提及的钉钉、飞书等综合性线上办公软件,能吃到红利的企业主要来自两条赛道:员工管理和办公安全。

员工管理这方面,1月1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有望成为“HR SaaS第一股”的北森,以及前文提及的、专攻员工体验领域的宜员科技,就是混合办公大潮之下的受益者之一。

北森多年来深耕在招聘管理、核心人力管理、人员培训、人才测评等业务,经营愿景是致力于提高员工工作体验,这和混合办公的初衷如出一辙,收获了不少客户的支持。

立志成为中国员工体验平台标杆的宜员科技,则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企业管理员工体验,增强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互动、改进服务。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例,宜员科技通过全套的行为记分、实时反馈系统,为企业和员工提供线上交流桥梁,沟通效率并不比线下场景差。

(图片来自UNsplash)

至于办公安全,对于要进行大量数据、信息处理的互联网、科技企业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在去年5月宣布全面推行混合办公模式之前,谷歌一度叫停远程办公。究其原因,除了谷歌官方解释的远程办公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外,有外媒报道称,CEO桑德尔·皮查伊对员工个人电脑、手机接入公司内网、终端的安全性感到担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信息安全对谷歌等巨头意味着什么,相信不用多说。分散性的入口、复杂的连接设备,都加重了工程师和运维部门的工作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硅谷一众科技企业作出了各种尝试。比如Meta就推出一项全新的员工福利,为员工置办远程办公所需的设备进行报销。也有企业选择在网络安全方面做文章,正积极研究如何提高外部连接系统的安全性。

在国内,也有一个巨头选择了后一条路,且做出了不少成绩——字节跳动。

去年6月份宣布从字节独立的Seal,拥有了一个更贴切的名字:飞连。和专注办公软件开发的飞书不同,飞连主攻安全性,会通过评估员工设备安全状态、调整网络访问权限、出现风险时自动中断访问,防止内网数据外泄。

目前,飞连归于字节企业级服务业务部门管理,正在和火山引擎进行资源整合。将来,若是走出字节,进一步承接外部业务,恐怕大家也不用过于惊讶——毕竟飞书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图片来自UNsplash)

最后再来看硬件端,能和混合办公扯上关系的就太多了:PC等电子设备、智能家居等改善员工居家办公体验的产品,相信都能尝到相应的红利。

以电子设备为例,根据IDC统计的数据,2021年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到9265万台,同比增长1%,迎来久违的正增长;全年出货量则达到3.488亿台,同比增长14.8%,创下近10年最佳纪录。IDC在报告中指出,混合办公趋势下,PC市场的增速值得期待。

对此,联想高级副总裁、全球中小企业业务总经理于海也在日前的一次专访中表示肯定。

“中小企业强调生产效率,员工工作更具弹性,所以它们理应让员工自由选择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

嗅到商机的联想,就在CES2022上推出了ThinkBook Plus Gen3等新硬件产品,主打多屏协同概念。于海还表示,联想百应会依托智能IT引擎,为企业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将来会推出除PC外的更多智能硬件设备。

除了PC等电子硬件之外,家居、办公用品的需求同样会随着混合办公模式的兴起而出现爆发式增长——比如主营生产及销售人体工学办公家具的乐歌股份。

价值研究所查阅的信息显示,过去两年的618购物节,乐歌股份都在淘宝、京东拿下升降桌品类销量冠军。而在10月份因为B站up主何同学的爆款视频,乐歌股份的升降桌更是一跃成为全民爆款,股价一天之内暴涨14%,同款产品在多个电商平台被卖到缺货。

从财报数据来看,和过往几年相比,国内市场贡献率显著提升,逐渐摆脱了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情况。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乐歌股份收入总额13.97亿,同比激增120.68%,归母净利润达到8400万,同比增幅也达到23.25%。

在乐歌股份主营的升降桌之外,还有很多和居家办公相关家具产品,热度也是直线上升,尤其是在欧美地区。根据阿里巴巴独立站统计的数据,从去年8月份开始国内家具企业的跨境订单就呈现大幅增长。其中,阿里速卖通居家办公椅9月份在欧洲地区销售额暴涨500%,紫外线杀菌灯销量同比增长200%,大型室内灯具销量也涨超50%。

随着混合办公在国内的兴起,预计相关产品的销量还将迎来一波上涨。

在价值研究所(jiazhiyanjiusuo)看来,联想也好,字节跳动、北森、宜员科技也罢,都只是混合办公产业链的其中一个环节,整个市场还有很多掘金机会。随着混合办公需求的上升,相信未来将涌现出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独角兽。

写在最后

作为混合办公模式的忠实支持者,Digital Wellness Center创始人Mary Donohue多次在公开场合为这种新型办公模式背书,还引经据典,提出过诸多例证:

“爱因斯坦就会为了避免精神疲怠坐在鱼缸里观察泡泡,不跟任何人交谈,一边思考一边观察泡泡,每天花几分钟让自己安静下来。现在,混合办公模式有希望为现代人提供这样的缓和、休息的机会。”

价值研究所认为,普通“打工人”当然不可能和爱因斯坦比较。但在内卷横行、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混合办公绝对是一个舒缓压力,灵活调整工作状态的方式,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改变。

当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考量,混合办公虽然是大势所趋,但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配套的软硬件产品、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我们才能看到更多的公司逐渐向携程、谷歌和微软看齐。

而对于投资人来说,混合办公的兴起,长期来看将有利于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头部企业,如员工体验、员工管理行业的宜员科技,PC硬件行业的联想,居家办公设备行业的乐歌股份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作者:Hernanderz,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混合办公:携程的一小步,打工人的一大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