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4日,港交所官网显示,人工智能平台公司第四范式的IPO申请已经失效。自去年8月13日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后,第四范式在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申请状态转为“失效”。
与市场上其他AI企业瞄准视觉、语音等细分领域不同,成立于2014年的第四范式,定位于决策AI平台,帮助企业进行业务决策和风险管理。其创始人戴文渊曾是百度首席架构师。招股书显示,第四范式共经历11轮融资,融资总额70亿元,公司估值近30亿美元,估值超过依图科技。是备受一级市场关注的“人工智能独角兽”。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财经十一人》,6个月聆询未通过并不代表公司有问题,第四范式仍可以重新准备资料继续申请上市。第四范式相关负责人回应《财经十一人》称,公司上市进程仍在正常推进中,目前正在更新材料。
第四范式申请上市时,中国证监会曾在去年8月对第四范式出具了反馈意见,包括5大问题,分别是:业务是否涉及国家禁止或限制外商投资领域;IPO申请前12个月内发生多次增资及股权结构变更情况的说明;补充说明公司持股平台的运作情况、出资结构、股权激励设置安排、设立多层持股架构的原因;补充说明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模式及可持续性;以及补充说明公司境外非自然人股东的穿透详细情况及股东人数认定依据。
对于证监会的提问,第四范式并未有公开回应。对此,第四范式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没有更多信息可以分享。”
根据港交所官网数据, 2021年共有366家公司提交了主板上市申请,近一半都未通过聆询失效,最后只有70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国内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00020,HK),同样是在8月递交的招股书,年底登陆港股市场,成为了“AI第一股”。
“上市难”并非第四范式面临的挑战,而几乎是整个AI行业之困。“四小龙”中的另外三家公司,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都有过类似的经历。2019年,率先向交所提交招股书的旷视科技,同样遭遇6个月聆询未通过申请失效的情况,方才转投A股。依图、云从此前也都在积极筹措科创板上市。截至目前,这三家公司都还未能成功上市。
一位知名投资机构合伙人告诉《财经十一人》, 近期港股市场IPO失效,许多都是因为公司对定价不满意。
AI公司在过去几年经历了融资、估值高涨,形成了一定的泡沫,不少公司在上市前估值已经被抬得过高,如果二级市场给的价格偏低,前期投资人的利益会受损。
一位第四范式人士告诉《财经十一人》,目前IPO对公司业务没有直接影响。“大家其实也知道上市可能不会很顺利,之前有很多AI公司上市未果的例子了”。
亏损持续扩大
第四范式以金融业务起家,早期通过与大银行的合作,快速建立了在金融领域的市场地位。随后,第四范式又将业务延伸至制造业、消费领域以及能源领域。
第四范式主要产品是“先知”平台、“先知”应用,此外还根据用户特定业务需求提供应用开发服务。先知应用主要分为三类:销售及营销;风险管理;运营效率。
第三方咨询机构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0年相关收入计算,前五大人工智能公司合计占约50.3%的市场份额。2020年,按收入计,第四范式是中国最大的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提供商,占据18.1%的份额。
业务扩张带来了营收增长,但同时,亏损也在大幅扩大。
第四范式招股书显示,2020年,全年营收超过9.4亿元,相对前一年4.6亿元营收增长一倍以上,2021年上半年营收7.88亿元。同时,第四范式在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上半年连续亏损3.7亿元、7.2亿元、7.5亿元、11.87亿元。三年半的时间累计净亏损达到30亿元。
截至2021年6月,第四范式账上还有9.8亿元现金。
不仅如此,作为一家软件公司,第四范式的毛利率在过去几年并没有明显提升,2018年—2020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42.7%、43.5%、45.6%,2021年上半年这一数字略微下滑,为44%。
同时期,商汤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56.5%、56.8%、70.6%、73.0%。
商汤科技最新的市值是1790亿元,2022年预计营收84.35亿元,以此对应的市销率为21倍。通常二级市场给新兴技术领域公司的市销率在14倍-21倍,第四范式的对应估值为220亿元—330亿元(以2021年收入计算),第四范式申请上市前的估值已经达到了约200亿元。
光环不再,AI公司面临多项考验
一位关注AI市场的投资人表示,从财务表现来看第四范式的亏损幅度还在扩大,虽然营收在增加,但是“走到上市这一步了应该具备提升盈利的能力了”。“现在的AI公司都应该做好无法上市的准备,寻求其他融资渠道,或者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挣扎冲刺上市的创业公司,从各自的财务表现来看,亏损上涨、造血能力不足目前已经成为了AI市场的通病。
据招股书披露,从2018年至2021年一季度,商汤连续三年半的净亏损总额接近243亿元。旷视此前向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业显示,公司同期累计净亏损超147亿元。云从、依图也均面临巨亏不止的难题。其中,依图还于去年终止了科创板上市的申请。
对于AI市场的普遍遇冷,多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十一人》,AI已经不再受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技术的落地应用和持续盈利已经成为这些AI明星光环背后的“阴影”。
第四范式此前收获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投资。“五大行加身”也是媒体报道贴给公司的一大标签。
一位曾与大银行有过业务往来的AI行业人士对《财经十一人》评价道,由于第四范式提供的是底层技术能力,落到客户手里,很难直接使用,还需要额外花钱找技术公司来帮忙落地。
这不是第四范式一家公司的问题,几乎所有的AI公司都面临类似的处境。大部分的AI公司并没有形成足够成熟的商业模式,但因为资本的快速催生,迅速走到了上市节点。
前述券商人士分析,就目前的形势判断,AI公司普遍上市会有困难。科创板上市周期普遍较长,而在港股上市又涉及外资问题。
对于第四范式以及正在冲刺上市的其他AI公司来说,申请失效并不意味着失败,成功上市也不意味着行业困境得以解决,AI的“长期大考”始终落在技术落地与解决亏损的现实问题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李彪 刘以秦,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