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学海无涯,要学的东西很多,一辈子都要学。但令人头疼的是,前面刚学了的东西,一下子就忘了。如果学了就忘的话,学习的知识就没法转化;没法转化的话,知识就像是给聋子听的音乐。这个问题怎么破?这里有一套别人实践过的流程可以借鉴。文章来自编译,篇幅关系,我们分两部分刊出,此为第二部分。

划重点:

应用综合练习,通过对复杂环境的模式匹配来达到掌握的程度

要想找到最好的学习材料,每天都要看一下网上书店的图书样章

养成学习的习惯,让学习以时间为基础,从小处着手,每天坚持。

终极学习大法:如何记住所学的东西(上)

练习

应用综合练习,通过对复杂环境的模式匹配来掌握知识。

说到练习,我的练习是混合模式(综合)。混合练习意味着把练习放在书的最后,而不是放在每一章节的最后。如果我们针对一个个知识块(点)进行练习的话(也就是学习了介绍主题 X 的章节之后做同一主题 X之后的练习),这种练习需要的认知能力要比综合练习所需的认知能力少。综合练习有着神奇的效果——把例子综合到一起进行练习的医学生比不这么做的同学的表现要高 50%。强调一下,是50%的改进,而不是大概 5% 或 10%。

例子:学习如何编程的综合练习

不幸的是,大多数教编程的学校和平台都没有花费心思去研究认知科学。他们个个都东施效颦,犯的是一样的错误,把题目放左边,练习放右边。这种做法甚至比知识块练习还要糟糕。做知识块练习会忘记一些东西,你只能通过短期记忆回忆起一些事情。但是现在大多数的编码网站,他们的练习就是把内容从左变为重新输入到右边的小窗口里面。有样学样。而当例子在左侧时,不看例子需要极大的意志力!

换句话说,如果你手上拿着一大堆现金还要穿过一个黑帮社区的话,那么那个笨蛋很可能就是你,而不是那群很乐意踢你屁股,然后拿走你的钱的黑帮。

我会通过将不同的想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融合到一起来进行综合练习。比方说,如果任务是写一个简单的 JS 数组对数字机械能排序的话,那么预期的解答是,就写排序的实现好了。但我的做法是先创建一个函数,去接收一个数组,并返回一个排序好的数组。然后我继续做另一个练习,比方说,降序。我创建了一个数组的数组,然后编写一个函数,对所有的嵌套数组进行排序。我把自己记得的所有排序方式都运用了一遍。或者我可以定义一个由单词和字母组成的新数组,然后按字母排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是的,这么做需要时间。但我相信这些时间花得值,它们是最重要的时间——而不是把时间花在看教程上。说到底,掌握跟模式匹配有关,它可以改变你的看法,包括以前必须推理出来的东西,所以如果你坚持这样练习几十年,你就能掌握任何你想学的东西。

材料

要想找到最好的学习材料,每天都看一下亚马逊上面的书的样章。

怎么学很重要。但是你要从中学习的人工制品,也同样重要。而且我相信,在材料的选择上,大多数人都搞砸了,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我的方法。

我的想法非常简单:如果你想找到更好的学习材料,你要做的就是,呃,对大量材料采样。

《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不可信,原因有二。首先,如果是畅销书,就意味着每个人都会看。如果你看的是每个人都看的东西,那你的想法就会跟每个人都一样。其次,因为书的价值是主观评价。同样的文字对我来说可能意味着整个世界,但对你来说或许毫无意义,反之亦然。

所以我养成了每天读一本书的习惯。以下是我做的事情:

上亚马逊找一堆我感兴趣的书。一般来说,这些书都来自于我信任的,有思想的人的推荐。对于一本书要不要试读一下来说,这个标准往往已经足够了。如果很多令人尊敬的人都推荐了这本书的话,那么书里面的内容不太可能完全都是废话。

我会下载所有这些书籍的样章。我相信书的样章是这个世界上最被低估的东西。因为样章是免费的,而且几乎那上面的每一本书都有样章。另外我也会到 Project Gutenberg 那里去下载电子书;他们有一个数量惊人的免费图书馆,几乎所有值得一读的旧书那上面都有。

我的 Kindle app里面建了一个叫做“想看”的文件夹。我下载的所有书籍样章都会放进这个文件夹里面。

每天到了下午 3 点,我会休息一小时。我到离我住的地方步行约10分钟路程的 Costa 去喝杯咖啡。随身只携带手机,iPad放在家里。

我打开想看文件夹的第一本书的样章并开始阅读。在我手机上的Drafts app里面,我创建了一个用我正在看的书的名字命名的新笔记。我一般会从书的介绍开始了解它的内容,然后写下几句话,先自己猜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然后我会直接去看目录,看看有没有什么引起我注意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么我就直接跳到那里去看。如果没有,我会开始速览一遍。我的办法是读一下每段的第一句话,然后略读其他部分。你可能会想,这样子的读法,对这本书的了解可能是不多的。没错。但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读法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这种读法是为了抓住我的好奇心。好奇心跟理解不一样,因为好奇是有或者没有的问题。就像你看到美女时,你不会真的坐下来琢磨一下,“好吧,我是真的喜欢她吗?”

我大概需要 10-15 分钟才能了解这本书是否值得一读。请注意,把所有的书都列为“值得”一读的做法确实很诱人。但不要那样做。如果你不确定的话,就把样章删掉。就像美女一样,明天还会有新的美女出现,如果有趣的话,你会知道的。

如果这本书值得一读,我会马上就去买。如果我不能确定的话,那我就会把样章从样章文件夹里面删掉,然后把它忘掉。

每天都重复这样的过程。

每天只花 10 分钟快速浏览这本书,而不是上 Twitter 随便逛逛。通过这样做,我在一年的时间内翻了 365 本书。在这 365 本书当中,大约有两本最终改变了我的生活,另外有十本非常有趣,还有十本是有点有趣。其他的一切都是噪音——占比达到了94%。

现在,做一下数学运算。如果我不建立这样一套发现例程,而是从头到尾把书看一遍的话,我大概就是从 365 本书里面随机抽取出大约 20 本书,但这些书都是好书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我曾经这样子做了很多年。所以不要重复我的错误,每天花上 5-10 分钟,去发现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因为学习就像吃饭。你消费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有一点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那就是习惯与特定行为有关。这是你在培养新习惯时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能保证你不会忘记。如果我说过很多次我想做某件事但屡屡忘记的话,你是不会相信我的。不要依赖肤浅的记忆,要把习惯和你要做的一些活动联系起来。洗澡、吃饭、刷牙——这些都是很好的例子,因为这些是你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此外,你还可以在养成习惯后给自己设定一些奖励。比方说,奖励自己一杯咖啡,或出去散步一下。因为某种原因,我们对奖励不会像习惯一样健忘,所以通过给自己奖励,你这是在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去记住做这件事。

如果你有兴趣研究一下习惯的话,可以去看看《原子习惯》这本书。

习惯

养成学习的习惯,让学习以时间为基础,从小处着手,每天坚持。

当我开始培养学习习惯时,我是从每天学十分钟开始的。这点时间看起来不多,但这正是重点所在。如果你把学习与一些必须做的习惯——比如下班后洗澡——联系起来,那这个学习习惯就会很轻松地培养起来。

更有趣的是,当我人为地减少为了养成新习惯所投入的时间时,我反而因为稀缺效应而想要多一点时间。我的大脑是这么想的:“好吧,我们只能学十分钟。但我想学东西,因为我想变得聪明。所以我最好充分利用这 10 分钟,不要乱搞,否则,我今天就没机会学习了。”

但这件事情永远不要拖。如果你早上没有按习惯做,不要试图拖到晚上去做来找补。因为如果你这么做的话,就会给大脑找来一个很好的借口,骗你可以打盹一下,然后这样的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多。然后事情慢慢就会变味——拖一下似乎是最好的,因为“嘿,晚点随时都可以做的!”不,永远不要打瞌睡。

技巧

有一个技巧我发现非常有用,那就是清除用来学习的设备上面的所有潜在干扰源。我把所有的聊天app、所有的社交网络、所有的电子邮件app,以及所有其他可能会分散注意力的东西都从我的iPad上删除掉了。这让我的生活变得轻松多了,以至于我至今仍想不明白我为什么没有早点这么做。

另一个技巧是环境设计。我开始学习时,会把手机放到另一个房间里。这样,我就不会因为它在我的感知范围内而忍不住想去翻一翻。这个技巧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希望你也尝试一下。也许你已经猜对了,这一点的应用范畴不只是学习。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工作上。当我坐下来写作时,我会把所有可能导致分心的事物(包括我的妻子)留在另一个房间里。这一点十分管用。

元认知不仅仅适用于学习。当我写代码或设计流程时,我发现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解释我真正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光敲敲键盘而已,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释放。

当我面对一个自己不理解的想法时,我就会画点东西。素描充分利用了空间认知,有助于分解最具挑战性的概念。

当我建立了一个学习新事物的流程之后,我不再感到害怕。因为我知道,掌握这个东西只是时间问题,这鼓励了我去接受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项目。

FAQ

这里的东西适用于阅读文章或观看视频吗?

这套学习流程适用于你所学的一切。如果你看文章是为了理解它,并在今后能用上其中的知识的话,那就是合适的。如果你看的是小说故事或报纸文章的话,那用这套流程可能就有点杀鸡用牛刀的味道了。

掌握这套流程需要多长时间?

应用并开始获得好处所需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要短,但要想完全掌握,所需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要长。我至今仍在学习!

这个过程是不是适用于学习如何写代码?

当然!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怎么自学写代码。智力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知识,而知识来自于长期记忆的变化。

如果我没有第二台设备、用手机看或者看纸质书的话,可以运用这套流程吗?

可以的。我已经试过用单一设备的学习模式,而且发现也是非常有效的。在元认知方面效果比不上双设备,但在集中注意力方面表现更好。如果你在手机上把 Kindle app最小化,然后打开笔记app的话,你得从脑海里把电子书的内容带回来,而不是背书。换句话说,这种模式对即时回忆的激励作用更好。

译者:boxi。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