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是信息,铺天盖地的信息。这本来是件好事,古人很少能看到的书、需要三个月才能送到的最新消息,现在只需点击一下就能马上呈现在你眼前。但互联网本来该赋予我们了解世界知识的能力,结果却正相反,互联网让我们感到不安。以前被叫做信息过载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信息疲竭,让我们不堪重负。如何才能应对这种局面呢?本文介绍了一种思考策略。文章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划重点:
我们需要驯服难以抑制的、想要更多信息的冲动
不要光消费,要思考你消费的是什么
应对信息疲竭的思考策略=学习策略+应用策略+目的策略+工具箱策略+长期策略
各种各样的混乱信息如排山倒海般不断向我们袭来。 你看完眼前的一切之后,还想要看更多。所以你没完没了地追求更多,更多的文章、 更多的书、更多的播客、更短的文字片段。
互联网本来应该赋予我们了解世界知识的能力,但结果却相反,互联网让我们感到不安和不堪重负。我们甚至因为没法跟上最新事物而感到疲惫不堪。
以前被我们叫做信息过载的东西现在变得更加令人作呕:信息疲竭。
这是一种缺乏信心的情绪状态,我们开始责备自己,因为自己没法征服没完没了、堆积如山的阅读材料而感到内疚。
但是一个人非得把自己绑在虚拟书架上,不看完不给走,直到心理防线崩溃吗?
难道这就是取得非凡成功的秘诀吗?
答案会因人而异,看你问的是谁。
去问内容创作者,他会指导你,要把醒着的时间一半用来看 “最佳”文章和推文。
去问一个对卖给你东西不感兴趣的人,他会告诉你,不需要更多的信息就是生活变得更美好的关键。但是你会怎么想呢?
是时候承认我们没法看完所有的东西了——我们也没有必要这样做。
对于信息如此的无所不在,泛滥成灾,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本文旨在为你在这个大数据海洋的航行提供导航,将会提供给你一些有用的思维策略,可以帮助你从容应对这个信息疲竭时代。
消费信息的时候为什么需要策略?
信息的商业化造就了太多不快乐的灵魂。
不是因为无聊的时候无事可做。而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与现代经济试图说服我们的事情不一样,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消费,而是更多的思考。
我们需要将注意力从试图征服无限供应的信息,转移到驯服我们难以抑制的,想要更多信息的冲动。
要认识到你需要的不是接触到更多的想法,而是要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少数想法上。
可是,我们通常不是这么想的。
在网上消费信息有一种自虐的自豪感。
“我一下子可以看完多少篇文章,多少条推文?”我们不断尝试提高这个的数字。
但是当你结束了特别忙碌的一天时,你还能回忆起自己的这场在线竞技表演中都记住了哪些信息吗?
我赌你不能。
你的脑瓜子嗡嗡作响,你的疲惫不堪达到了新的高度,阅读材料里面一些特别的东西你却记不住。
不要光消费,要思考你消费的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改变生活最简单,但也最容易被忽视的策略就是思考——屡试不爽的生成想法的老办法。
但现如今,靠自己的大脑似乎显得太简单了。
毕竟,只需单击一下就能访问庞大的信息库。不知道某个东西作为论据不再有效。如果你在自己的内部数据库搜索不到答案,你应该上谷歌搜索。
我们已经被书以及根据情况精准投放内容的智能算法所包围,考虑到这一事实,难道我们不应该轻易克服平庸,确保我们的银行账户永远是有钱的吗?
这年头大家应该不傻吧?
显然,这是不够的。
跟祖先相比我们聪明不了多少,而且他们还没有如此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
如前所述,能接触到多少信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最终如何塑造你的思维模式。
可悲的是,我们对大脑灰质的使用越来越少。并不是说我们已经完全停止了思考。但我们已经不再去想消费什么以及如何消费了。
在用手机扫描这个世界时,我们与面前事物的互动选项就这几个:
扔掉。
留着。
使用。
而且上述几个选项的分布并不均匀。其分布曲线看起来更像这个样子:
我们对信息的处理方式的拆解:75%-扔掉,20%-留着,5%-使用
我们逐一看一下:
扔掉:你一整天都在丢弃信息,有时候甚至你没有意识到。拇指快速滑动,屏幕上下翻滚,你不断搜索令人兴奋的东西,一篇帖子接一篇帖子地看。你的目光留给一张照片的时间只有一毫秒。如果照片不能马上取悦你,你马上就会把它扔掉。
留着:一旦看到一篇帖子或文章有点新意,跟平常有不一样的地方,让你产生了兴致时,你就会保留相关信息。
使用:虽然我们在网上消费的一切都是为了使用,但信息的使用却并不常见。要在条件完美适配的情况下我们才会主动使用信息——要在我们有心情去使用的时候。得穿合适的衣服。还要有足够的空闲时间。要确保没人会打扰我们。要先吃饱饭。还得去遛遛狗。然后,得把这些事儿都做完。也许, 只是也许,我们就可以试试去应用下读过的文章里面提到的知识了。
除了以上三个选项以外,我相信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额外选项——让触动了你感官的信息,去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看了一本生产力的相关书籍,然后用里面的某一条策略来帮助管理任务是一回事;但当一本书改变了你对把事情做完的看法时,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前者能帮到你一次。后者却让你终生受用。
但在让网上的知识改变我们的想法之前,我们先得做点别的。
为了对抗信息过载,你首先需要改变自己对信息消费过程的看法。
我们的默认状态是被动的。
我们的做法是打开设备,然后神圣的算法给我们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而从未去质疑过眼前的事物对我们的思想有没有帮助。
我想帮你用不同的方式去处理信息。所以不妨考虑以下的思考策略。
开始思考你在消费的是什么,而不是全盘消费塞过来的一切。
疲竭时代的思维策略:
应对信息疲竭的思考策略:学习策略+应用策略+目的策略+工具箱策略+长期策略
1.学习策略:你想学什么?
在这个信息时代,你会被内容狂轰滥炸,大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一般都不会思考他们消费的东西是什么。
我们就只是盯着看。
我们打开电视,看第一个似乎会让我们忘记自己的问题的节目。我们浏览收件箱刚刚收到的newsletter。我们让 YouTube 决定我们接下来应该看什么。
如果我们没有在我们想要取得进展的领域取得进展,这毫不奇怪。术业有专攻,我们却没有一样是精通的,因为我们只是在浪费时间。
思考我们想要消费什么这件事情,已经被那些无障碍平台给刻意地排除掉了。
或者换句话说,你消费什么不由你负责。你不过是摆在你面前的内容的观察者罢了。
不信?
好吧,我举个例子,想想看你上一次在Instagram 上使用搜索功能是什么时候。
是的,那上面确实有个搜索选项。
但我怀疑有多少人用过。上Instragram的人只想被网上那些超级明星的短视频分散注意力罢了。
当你踏入这个网上的世界时,如果你想重新获得部分控制权,倒是有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提前决定你想做什么,看什么。
刚打开 YouTube?停,想一下你想学什么。不要点击最新视频。首先想一想什么类型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改进自己。
2.应用策略:如何应用新信息?
如果一天到晚看视频是大家改善财务状况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的话,那么我们大家应该都是富豪,都是名人了。
聪明的 Twitter 推文的无限量供应并不能神奇地让你成为百万富翁。把你刚刚看过的内容运用起来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但是谁有这些时间呢,对吧?
还有,比起认真练习你狂热追随的那些大V的建议,多浏览点网上那些貌似可行的建议要容易得多。
看那些讲“怎么举重才合适”的信息会让你以为自己的肌肉在一天天增加,但那只是假象。
看了一页书,然后把里面的信息应用到生活的某个领域,这要比沉浸在最佳实践的海洋、但从不运用要好得多。
就这样?我知道,这听起来太简单了。
但事实就是这么简单。
暂停视频。倒放播客。记下你刚刚在网上的某个地方看过的内容。
然后,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你能用它来做什么。你怎么才能把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3.目的策略:始终要思考你的目的是什么
一支足球队的目的是什么?
赢得比赛。
社交媒体的目的是什么?
将你锁定在一个无法逃脱的用户生成内容(UGC)的迷宫当中,让你认为它对你有好处,但其实它只是在抢夺你的时间和注意力罢了。
你的目的是什么?
每当你想要到网上冲浪时,思考一下你的宏伟目标是什么,这样能让你远离只会浪费时间的一块块毫无关联的碎片化内容,然后让你的目标转向为你的最终目的量身定制的相关的、高信号的、可信赖的知识。
但要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害怕无聊,害怕被社会孤立也会在一旁煽风点火。
为什么我们会把注意力分散到只会导致我们思想退化的热门帖子上,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害怕!
我们担心,如果我们突然不再跟网上的朋友讨论最新消息,我们就会被他们遗忘。当我们独自一人时,我们会害怕自己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很快就找到让我们分心的东西。
但与其想方设法逃避我们赤裸裸的思想,当我们独自一人,对下一步该做什么感到困惑时,我们还可以提醒自己,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你是想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讨论某位歌星的最新消息上,还是想自己成为一名音乐家?
4.工具箱策略:你想给这个工具箱多添加什么样的工具?
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具箱。为了帮助你拥有完整的技能包,你觉得这个工具箱里面还少点什么?
当你完成了所有的任务,到达这个神秘的地方时,当无事可做的乏味感慢慢侵蚀你,让你的生活变得难以忍受时,当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时——思考一下,还有哪些额外的技能可以在这段人生之旅中帮到你。
渴望令人兴奋的新事物,是一股强大的动力,但它也会让你走偏,把注意力放在错误的事情上。
看某位知名网文作家出版的新书感觉也许更好。但这本新书跟你的目标一致吗?
尽管很多时候,去探索一些与你当前技能不相关的主题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一般情况下,最好去探索相邻的技能,这样你就可以成为精通某个特定领域的学者了。
5.长期战略:放眼长远
数字媒体的发展很快。新生事物永远都看不完。总会有新的值得关注的东西。
当然,我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了什么,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不耐烦地不断刷新浏览器,总想看看这个世界的最新灾难又有什么最新消息了。
所有这一切都让我们相信,我们可以用某种方式去影响世界局势。
我们坚信我们需要看到发生了什么。否则的话,我们可能就会错过某些重要的更新。
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消费新闻和趋势让人感觉良好。这些东西有一定程度的新颖性。新东西总会让人感觉很好——这就是所谓的新奇事物综合症(shiny object syndrome)。
但是,了解最新状况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当然,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大事确实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最近的例子是新冠疫情。
但是,没完没了地寻找相关事件的更多更新好吗?这些怎么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些消息你发现的越多,感觉就越糟糕。
在这个信息疲竭的世纪里,关注不会随时间消逝的事物更重要。要关注那些可以服务你十年的内容、想法和框架。
而不是消费类似这样的信息:说现在的经济会如何迅速蒸发掉你的血汗钱,说某种致命性病毒又有多少新增病例了,这样的信息见解一般 24 小时之内就会失效。要接触能让你适应变化的信息——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行动要保持一致。
最后总结
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生物意义上的大脑是有限的。
我们没法应付所有打算干扰我们注意力的事情。
奇怪的是,我们还拼命想做到这一点。
我们对新奇事物的渴望,导致我们没完没了地在网上乱逛。
我们试图无所不在。试图看完一切。 试图跟每个人建立联系。
但我们最终无处可去。不堪重负,精神疲惫。
在点击屏幕之前,先驯服你那无限渴望,用用自己的脑子,这样可以帮助你在互联网的兔子洞里面穿行,而不至于迷失自我。
而且不仅如此。
思考一下你在消费的是什么,这个也许是提高生活质量最简单,但往往会被忽视掉的方法。
当别人只是盯着屏幕的时候,花一点时间去思考一下,这会极大地影响你自己的世界。
现在,当你知道所有这些之后,你接下来打算要怎样消费信息和阅读资讯呢?
译者:b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