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火频仍、险象环生的丛林世界,绝大多数人并没有醉生梦死的资本的。
不过,科技会跟人开玩笑。我们很努力奋斗,大家没日没夜的加班,全民投入心血,用最好的技术人才,吸引全世界资本来做,也有可能搞出一个大家身处其中的元宇宙。
阿星一直说,其实所谓元宇宙并不是那么复杂,移动互联网就是元宇宙1.0,一切悲剧或者八卦都能被看客化,一切正向或负面情绪已经流量化了,一切商品交换或消费业态都能电子化,短期内来看,还没有比手机更适合“元宇宙”的媒介产品了。
我们要从智能媒介角度去理解“元宇宙”,打开自己想象力,人、物、事、行为、关系、模式、企业如何在新的数字媒介形态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上而言,元宇宙也有其存在价值,比如一些原本在现实世界里比较难搞掂的事情可以在数字拟态世界里进行,比如数字孪生,比如拍漫画电影,比如恢复现代人对于古代神话古人生活场景进行穿越,这些都会是非常有意思的发明。
因此,元宇宙创业的发心和初心很重要,如果心术一开始就是歪的,怎么让人沉迷想的怎么圈钱,怎么让年轻人在里头糜烂浪费光阴,最后除了制造学渣、废材、躺平,也没有其他的功用了,那想办法怎么去维护这样一个概念或者推动这样的产业,无异于助纣为虐。尤其是现在有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拉动GDP还在努力打造元宇宙产业园和产业链招商引资的时候是需要审慎的。
计划这个选题其实有两个月,过年前写觉得有点不太讨喜,又觉得不出正月十五还在过年,写了也不会发的,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是时候聊聊元宇宙的死法了,一是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历史往往是惊人的相似,和互联网发展轨迹也是别无二致的;二是元宇宙即使是起来了,那死活下来也不到10%,90%是要去死的,这是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01 融资短缺
当有人向你提起“元宇宙”这三个字的时候,很难在三秒钟之内想起一家新创业公司名字。也许有人说Rolbox,但这家公司进不了中国市场。我们讨论的范围局限在国内市场。
很多大厂尤其是在内容产业上有很强优势的宣布进军“元宇宙”,也不乏有特别优秀的创业团队获得巨头融资,这意味着巨头决定自己亲自干,而不是像以前像模像样扶持下小弟;很少听说有明星VC愿意大举进军这个新兴领域(这一点不如区块链),这可能与他们觉得既然大厂已经盯上这块了,创业项目进入这一块的想象空间实在有限有关。
也有一些项目本来基础就不错的,正好需要一个概念包装下。而那些做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经营比较困难的,特别需要钱,一般都需要资本打底。
很多人看到资本对于企业发展帮助,其实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任何一种资本进驻企业必然是有代价的比如需要对于创业项目进行细致的盘问和底朝天的了解,最后又没有投,还投了竞争对手;比如有些投资机构投出项目经常估值不到其对外宣传的一半,这导致企业骑虎难下后续引进其他投资机构等,比如有的资本催肥企业,打乱了企业发展节奏,很多企业在融资稀释股权或对赌失败而逐渐丧失了对经营的把控。这也是使得融资少了市场很难快速起来,融资多了各种死的创业公司也很多。
现在元宇宙风口最现实的是一级市场之中并没有形成一种砸钱做项目氛围,这一点从相应的软广投放也能够看得出;以往那种因为拿融资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资本中途撤资企业找不到接盘侠的现象,目前还没有出现,届时随着行情走高,这样的失败的案例也会大量出现。
02 产品鸡肋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够起来得益于两大基础,一是手机硬件简单方便、便宜、功能强大,价格并不贵;二是操作系统标准统一以及庞大的Android和iOS开发人员,能够将很多的场景用代码和产品语言表达出来。
而目前元宇宙既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硬件产品,也没有形成编程标准,这导致元宇宙产品竞争力依然是比手机要低很多的,用户量依然相对小众。
很多元宇宙手机上的APP其实大多数是之前区块链空气币项目和社群,而硬件产品主要是也是还是以VR产品为主。
还有一些打着“元宇宙”的APP是之前做资金盘项目换了一个新马甲,用元宇宙活跃气氛,谈不上多有元宇宙的技术。
而所谓元宇宙硬件一直局限在比较小众范围内,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手机本身所提供的内容生态相当成熟了,并且手机价格千元机已经配置很好了,戴VR头盔的体验显然没有刷抖音Kill Time来得简单直接。当然其他的VR游戏产品也是类似,实际上还是没有建立起和玩手机同样内容的本质区别,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元宇宙产品消费者市场没有跑通的核心原因依然产品并不刚需,没有像新能源汽车抓住油车车牌量不足强需求,也没有提供比传统产品更极致的体验,也就是说,元宇宙产品要火,必须是满足用户刚需之后带来消费者额外惊喜,但是元宇宙显然没有电动汽车这么幸运,毕竟手机没有碳排放或者限购。
03恶性竞争
任何新的领域,有无限的活力,但是正是整个市场处于一个野蛮生长期,也没有相应规范或者行业约束可言。
这其实是很多行业里创业公司失败的根源,具体类型就多了,有的定价相互比低,搞得都没有利润空间了,贴钱赚吆喝;有的恶意抄袭,你做啥我做啥,虽然元宇宙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当你做什么的时候,竞争对手跟着抄,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拼得谁的底线有多低的时候,很多有潜力项目就成为了牺牲品。
04贪大求全
移动互联网起来的时候一样,很多企业就想着能不能做成一个可以聊天可以供消费者网购,又可以吸引广告还能够玩游戏的应用,以期望吸引更多的用户。
想起来很美,但是没有一个用户必须用的理由。任何产品在市面上生存一定是依靠自己的杀手锏业务起来的,再从留住用户的角度延伸其他业务,比如说美团他们也有聊天,也有广告,但是没有餐饮外卖这条线其他什么都白搭;比如抖音有电商有各个行业板块但是短视频没有做起来,其他也是免谈。
关键是很多创业者总是一口气想全部盘下来,就是没有根据自己的实力摆清楚位置,说到底还是创意匮乏一种表现,因为谁一开始都想做全。当然,有的还以此证明后来一统天下的超级应用或者垄断应用是这么干的,来证明自己当初创业是多么成功,这就是既没有分清楚在不同阶段应该做什么事情,也是没有看清楚有多少资源能够匹配。对于什么领域的创业者来说,一根针捅破天依然是判断产品是否有市场、有前景的标准。
那么,进军元宇宙的巨头是否有这个实力做全品类产品,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一个什么都能够干的所谓元宇宙产品,出现在信息爆炸也是应用爆炸的时期,其实等于什么用也没有,这意味着并没有找到与手机差异化特别场景,试想连智能电视这么强的普及率都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VR/AR设备凭什么能够干赢手机?!对于巨头来说,既然干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05产品伪需求
元宇宙造神再厉害也得市场检验,产品本身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东西,但是任何一种需求都是有很多产品来进行满足的,因此要用新的产品满足用户原本需求并不容易,很多打着“新”名头的产品其实在用户那里痛点并不够痛,实际上是属于用户无感的伪需求产产品,被淘汰也就成为了必然。
目前在元宇宙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大娱乐,比如网络游戏、影视视、二次元、交友等方面。
但是元宇宙游戏论专业度比不上网吧,论社交体验比不上剧本杀或者密室逃脱,论操作方便比不上手机;以及那种指望元宇宙养宠物,还不如盲盒和二次元娃娃手办。
那元宇宙看片总可以吧,那其实要看渠道是否有足够多的钱购买到IP内容,其实和具体是在电影院看、电视上看还是短视频上看关系不大。
还有所谓数字女友之类的创业场景,上看不出他们和抖音快手YY直播网红之间有啥竞争力,下看不出和春水堂、他趣以及其他情趣用品之间模式商业化优势。还是在不能提供给用户巨大的惊异感之前,类似为了元宇宙而元宇宙的创业大部分都是伪需求。
06 底层技术没突破
实际上在元宇宙火之前,脑机接口火了一把,不过好像听说马斯克那个做脑机接口猴子感染并且抑郁了,还被动物保护组织喷了一顿!其实我并不担心脑机接口技术上会有突破,我是觉得正常人插那个问题会不会被人说成“脑残”。
与元宇宙相关的需要的是拟人级别的强人工智能,类似《黑客帝国4》中展示的数字守护者,实际上是需要对于一个人数据进行充分收集和分析,实际上目前脑科学对人脑潜力研究尚没有太多建树,要想在数字脑上发展恐怕并非易事。
再就是元宇宙带来的数据量以及运算量负荷相当的大,比如一个照片可能是需要2mb的数据量,而一个逼真数数字人可能需要2Tb的数据量,这对于任何一家运营平台的云服务器都是巨大的考虑,从商业角度上而言也并不划算。
07灰色产业被取缔
灰色产业与监管之间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关系,之所以总是高那么一丈,是因为每次在新技术和新风口出来之后,最兴奋并且执行力最快的往往是灰产项目,它们是有足够动力去抢占窗口期的。
借助于元宇宙概念的套路项目主要分两为:一是搞钱派,发行元宇宙虚拟货币的空气币项目,以元宇宙投资为名头的各种集资的资金盘,以及以NFT开展洗钱业务的模式;一个是拉人头派,主要是以元宇宙为概念继续做传销,形成一种层层分销、以人为渠道空转的分销模式,用元宇宙户头去诈骗的模式。
这些模式主要是也是割一波韭菜、梭哈一把就撤,也根本没有想过可持续经营。
08 巨头封杀
一般巨头对于新的业务比较谨慎,而创新业务一旦冒出来,可能对自身业务有威胁,要么是组织人很快做一块差不多的,要么就直接在流量曝光和获客层面上就被封杀了。
前段时间有主打3D虚拟形象的元宇宙社交软件“咖喱”一度冲上了Appstore总榜第一,但也因为被爆下线引发广泛关注,该平台发布公告称,“遭遇了连续、有组织的攻击”包括在各个应用商店被恶意造谣或刷差评,以及平台代码卡顿、闪退而不得不下架。
此外可能有一些元宇宙产品本身兼容互联网平台产品时候在短期内没有问题,一旦做一些商业化比如弹广告或者插入链接等情况时候就会被平台进行技术反制甚至法律诉讼,实际上也是变现做封杀。
09 市场投入大无回报
虽说一家公司最大的开支往往是人员工资,但是市场投入也是重大的支出项,市场投入主要是包括产品发布会投入费用、找KOL测评类的推广费以及给互联网平台的广告费以及还有给到用户的补贴或者试玩成本等。
可以预见的是,元宇宙启动期依然需要依靠互联网用户来培养流量;而在互联网行业获客成本居高不下的今天,这也是为什么掌握流量入口的巨头总是能够轻松追上并不断开拓新的业务线的原因。
当然很多时候,市场投入在产品不给力的前提下没有形成有效产出,砸多砸少都一个样,砸得越多实际上是公司损失越大,也就死的越快。
10 强监管
这是迟早会来的,并且会对区块链行业的监管来的更快,更彻底。对灰产打击实际上是政策层面几乎能够做到有了影响面跟进了,对于涉及到整个行业监管将会主要是如下方面:
比如平台内容审核(涉及黄暴内容以及擦边球内容处理)、数据安全管理和用户隐私类型(人脸识别数据以及出行数据泄露)、用户管理(比如用户时长防沉迷以及未成年人不能使用等身份限制),算法管理等,实际上很多互联网行业成熟的管理以及投融资限制将会逐渐应用在元宇宙领域,届时将逐渐将元宇宙导向对实用产业而非纯娱乐领域,也是大势所趋。
【结语】
阿星最后想申明的是,笔者陈述仅为一般风口中淘汰原因,并非代表笔者对于元宇宙持有否定态度,也不指代任何公司,在什么领域创业并不容易,把这些坑提前点出来并不是坏事,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靠谱的阿星”(ID:qq1598145405),作者:靠谱的阿星V,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