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后的首个交易日,阿里盘中一度跌至100.2美元,报收于108.93美元,接近于2014年公司上市首日时的93.89美元。

理论上,无论是按照PE还是PB计算,2022年的阿里都比2014年更具投资价值。巴菲特的亲密战友芒格是“抄底阿里”的坚定践行者。上周,芒格在Daily Journal股东会曾解释他对投资阿里的思考:我觉得阿里巴巴是一个合理的投资,至少目前来看,买入阿里巴巴股票并没有看起来风险那么巨大。

然而,从芒格的投资效果看,抄底阿里至少在现在,还没迎来丰收时刻。从2021年买入阿里开始,即便芒格出手的价格远低于阿里季度平均收盘价,芒格对阿里的投资目前仍处于大额浮亏状态。

阿里在资本市场遇冷,与宏观经济有关、与政策监管有关、与一级市场整体环境有关、与互联网行业集体迈入低增长时代有关,同样与阿里自身业务进入滞涨期有关。

阿里巴巴CEO张勇

2022年财年第三季度,阿里总收入为2425.8亿元,同比增长10%,是上市以来同比增速最慢的一季。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净利润为446.24亿元,同比下滑25%。

公允地说,期望阿里业务重回高增速时代是不现实的,事实上,放眼整个中国互联网,大多数公司都已迈入平稳增长乃至零增长时期,阿里核心电商业务想要在此前的高基数基础上继续获得增长就更为艰难。

此前四个季度,阿里核心电商增速已经放缓,但受高鑫零售并表影响,阿里营收仍维持着30%左右同比增幅。当这一buff消失,阿里财报又回归到原本的轨道上。

对仍对阿里抱有期待的投资者来说,仅保持电商份额不被蚕食显然是不够的,那些曾投入巨大的新业务到了该开花结果、支撑阿里下一轮增长的时刻。

A

看过这份财报,便更能理解阿里为什么要在去年12月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由负责淘特、淘菜菜的戴珊执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以及戴珊为什么要在上任后让淘宝、天猫合为一体。

截止去年12月末,阿里中国商业业务年活跃消费者为8.82亿,单季净增长2000万;与之对应的是,淘特年活跃消费者为2.8亿,单季度增长3900万。显然,刨除淘特以外的中国商业部分的年活跃消费者,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增长为个位数,为阿里贡献了近5成收入的客户管理收入,在本季度同样出现了同比负增长,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6%下降到41%。

阿里在财报中解释,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单位数增长,主要是由于市场状况放缓和竞争。服饰以及消费电子的GMV同比增长低于整体平均增长。而服饰正是为淘宝天猫贡献大额收入的重要类目。

换言之,一直为阿里贡献大头收入的淘宝、天猫已经摸到了天花板,未来一段时间,阿里电商的用户增长、乃至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要由淘特来驱动。

本季度,淘特的支付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0%,但受基数、面向客群、以及客单价影响,其对中国零售商业的整体影响还有限,从这个角度看,年活跃买家已达2.8亿的淘特面临的压力也不小。

留给淘宝、天猫的任务则是守住基本盘,防止用户、以及来自商家端的收入继续流失;同时要控制成本,在收入原地踏步的情况下,保证利润,以将现金流投入到更有可能带来新增长的业务上,这正是淘宝天猫融合的原因之一,即避免重复工作,进行组织精简。

中国零售商业部分比较乐观的业务是包括高鑫零售、天猫超市、盒马在内的直营及其他业务。本季度,这部分收入为679.06亿,同比增长21%,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5%增长至28%。

另外,从阿里近来的动作看,其正试图强化自营业务。据晚点 LatePost报道,阿里巴巴 B2C 零售事业群将围绕大品牌开设天猫自营旗舰店,首先从 3C 品类推进,会通过手机天猫 App 改版正式上线,App将更名为“猫享”。

不过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相关负责人后续回应称,天猫App不会改名,猫享只是天猫App里的一个探索项目。天猫转自营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的。

尽管阿里否认天猫App将更名,自营业务的重要性显然已经加强。当商品极大丰富,平台之间的竞争重新回归到用户体验的竞争,显然物流服务体验更好的自营业务可以支持更多增长。

张勇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回应,阿里要做的自营不是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竖起一道墙的自营,而是帮他们把货物通过更高效的方式送到消费者手里,包括通过更灵活的定价和组合销售给消费者的自营。

B

除了核心电商业务,压力同样来到本地生活、菜鸟、云业务等业务身上。

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阿里本季度净利润为446.24亿元,同比下滑25%;自由现金流为710.22亿元,同比下降26%。财报中指出,这主要由于对增长业务的投入增加、为用户增长而增加的费用以及支持商家举措而导致利润下降。

尽管从绝对值上看,阿里本季度的净利润和创造的现金流并不低,但连续两个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恐怕不会令市场满意。

本季度,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计算、数字媒体及娱乐、创新业务及其他共计贡献了22%的收入,其中创新业务及其他占比较少,数字媒体及娱乐仅贡献3%,且连续数个季度同比增长停滞。

对现阶段的阿里来说,最可行的方案就是将亏损严重或为平台贡献收入有限的业务剥离母体,以将更为资金投入到更有潜力的业务上。

阿里已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今年7月,张勇在宣布俞永福负责由本地生活、高德和飞猪组建的生活服务板块的内部信中曾提及,“我们必须面向客户需求和产业特质,形成各业务单元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板块治理模式”。

据字母榜了解,阿里业务目前分为内核公司、环路公司、生态公司、兄弟公司等,菜鸟、本地生活、阿里影业、阿里健康、Lazada以及盒马就属于环路公司。而环路公司的重要特征就是要承担起经营压力。

1月初,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阿里旗下盒马鲜生将考虑以100亿美元估值进行融资,融资或将在2月启动。同月,侯毅发了一封内部信,指出盒马的目标是从现在的单店盈利,提升为全面盈利,要暂时“勒紧裤腰带”。

在各个环路业务控制成本的情况下,阿里曾经投入大量资金的非核心业务,也到了需要给阿里创造惊喜、带来增长的时刻。

整体上看,零售业务之外,本地生活服务增长尚佳,同比增长27%,云服务业务同比增长20%,相比此前的增速,已经放缓。这其中有海外客户的影响。

张勇在电话会议上回应,确实有海外大客户过去几个季度逐步移出阿里云,后续每个季度的影响会慢慢减少,进入到一个新周期。

不过,根据本季度收入构成看,这些新业务对阿里整体营收贡献有限,兼顾成本的同时,要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对阿里自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C

事实上,阿里本季度财报不佳、零售收入放缓已在市场意料之中。阿里巴巴集团CFO徐宏在电话会上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12月,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增长3%,阿里业务既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又受到竞争环境的影响。

阿里发布财报前,阿里港股股价当日已跌6.67%,美股股价盘前一度逼近100美元,反而是美股正式开盘后,阿里股价一度飘红。

对市场而言,几个月后阿里将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或许更值得关注——这将是阿里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正式生效后的首份财报。

蒋凡

关注点一是由蒋凡负责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成效如何。本季度,相比于中国商业部分7%的收入同比增长,国际商业板块18%的收入同比增长尚属不错,其中国际批发商业业务同比增长29%。

但国际商业部分的问题与本地生活、淘特相同,那就是由于基数较小,而对整体收入影响有限,蒋凡能否为阿里打开海外市场这一突破口是接下来几个季度,值得关注的重点。

关注点之二自然是戴珊执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后,业务增长是否能提速。

不乐观的一面是,作为淘宝天猫重要类目的服饰、美妆等类目受经济影响,短期内逆转的空间并不大,这部分原本存在的营收和利润空间都相对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必须去挖掘电商渗透率更低,但毛利率可能更低的类目,比如生鲜。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再度理解,出身B系,负责淘特、淘菜菜的戴珊负责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原因。

张勇在电话会上指出,服装和消费电子品类的电商渗透率已经到了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达到30%-40%。“但快销品和食品,特别是生鲜,绝对市场的规模是非常大的,电商渠道的渗透率也相对较低,我们也希望在这些品类中有更大的突破。”

换言之,电商业务的市场空间仍在,但挖掘难度更高,毛利空间更低,寻找轻松的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关注点之三则是,阿里对环路公司自负盈亏的尝试和实践进展如何,在控制成本、提升利润空间方面进行得如何。

不止盒马,同样在寻求独立融资的还有Lazada。近日,据凤凰网科技报道,阿里巴巴曾为其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融资至少10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阿里原本打算把这轮融资作为先手,以便日后剥离Lazada,为其潜在首次公开招股(IPO)作准备,但由于未能获得预期估值,公司叫停了这轮融资。如果市况发生变化,阿里可能会恢复融资尝试。阿里对此消息未予置评。

从阿里近期动作来看,它已经适应了公司进入慢速增长时期要面对的种种挑战,但落在执行层面,一个庞大的机器适时转身并不轻松,缓慢移动恐怕会是阿里未来一段时间的基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谭宵寒,36氪经授权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