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球变暖带来的气候异常,气候难民在各地越来越多。有估算显示,气候难民的规模是武力纠纷所造成的难民规模的3倍,到2050年将超过2亿人。自然灾害没有国界,各国不得不在防灾和难民对策上进行合作。

“每年雨季都会发生洪水,但频率和规模异常”。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UNHCR)专家3月乘坐直升机降落在南苏丹北部旧凡加克(Old Fangak),目睹了气候的异常。

这里的飞机跑道从2019年就被水淹没。房子、农田、家畜都被水冲走,人们因缺乏粮食而背井离乡。以苏丹北部为中心,2021年的洪水造成80多万人受灾,其中一半成为难民。内战加上灾害,人们面临双重挑战。

与逃离纠纷和政治压迫的普通难民不同,气候难民是指因为灾害而失去居住的土地、成为难民的人们。据瑞士日内瓦的IDMC(国内流离失所问题监测中心)介绍,2020年产生了3070万名气候难民,规模是因纠纷等所造成难民(980万人)的3倍。

最大的因素是自然灾害增加。据世界气象组织(WMO)介绍,洪水及干旱等灾害在1970年代10年内发生了711次,2010年代增至3千次。

季节等周期性因素加上地球变暖,近年来灾害越来越严重。2021年印度北部的喜马拉雅冰川崩塌,大规模的雪崩和洪水造成数十人死亡。在南非东部城市德班及周边,4月11日起遭遇创纪录的暴雨,洪水造成1万3千多个家庭失去家园。

世界银行在2021年的报告中警告称,随着气候变化,大量产生移居者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出现,到2050年最多将带来2亿1600万难民。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将占8600万人,亚太地区将占4900万人,南亚将占4千万人。

为了阻止气候难民增加,我们能采取什么对策?

在热带低气压的影响导致海啸和洪水频发的孟加拉国西南部,过去10年里有数万名气候难民移居港口城市蒙格拉(Mongla)。政府完善堤坝和排水系统等防灾功能,还建立了让移居者工作的工厂,打造了可供持续居住的地区。

不过,能采取有效有段的发展中国家仅为一部分。联合国秘书长减灾事务特别代表水鸟真美接受采访时指出,“发展中国家必须应对眼前的粮食危机和争端等,防灾的优先度不高。发达国家能作出贡献的事情很多”。

同样的危机意识正在加强。世界经济论坛在1月的报告中强调,需要建立保护气候难民的国际性框架。联合国也在2018年通过了文件,明确表示各国应推进向气候难民发放签证等跨境移居支援措施。

但现实阻碍很高。《难民公约》要求保护的只有逃避政治迫害等的人士,气候难民不属于这种情况。发达国家担心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有意移居的人流入,对于接纳气候难民态度消极。

世界气象组织估算称,气候变化导致的经济损失在截至2019年的10年里达到1.4万亿美元,在最近40年增至8倍。损失额的膨胀同时证明,因灾害而失去城市基础设施、职场和住所等生活基础、变为难民的人出现增加。

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中国家的灾害预测、建设坚固的基础设施、防灾教育、难民接纳,为了防止超过2亿的气候难民的出现,国际社会应携手应对的课题很多。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日经中文网”(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细川伦太郎 维也纳、木寺桃子 伊斯坦布尔,36氪经授权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