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全国多地因疫情封控,
上海、广州、吉林、江浙,
东北和西南的边境小城......
人们足不出户,
核酸检测成了唯一能和真人打交道的机会。
当寻常的沟通变得不可行,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地回归
一种更为传统的交流方式——
手写字条。
收到帮助的老人充满仪式感的感谢信(下)困境中的老人颤颤巍巍写下的药品求助(上)
不会用手机的独居老人通过字条求助,颤颤巍巍地写下急需的药品、物资,又认认真真地为帮助ta的人写下满满一页的感谢信。
多年没说过一句话的邻居,
通过字条破冰,互换物资、互相鼓励;
公共区域,
有被困的打工人张贴出求助信,
也有热心人士贴出自己的联系方式,
伸出援手。
日日夜夜奋斗在一线的
抗疫人员、快送员,
因一张匿名的感谢字条破防,
而他们许久见不上面的家人,
也只能通过字条传递思念……
疫情中,人们通过字条进行对话
我们想通过“字条”记录
这场疫情中人与人之间特殊的情谊:
“我们都在经历,
我们还拥有彼此。”
愿这一张张充满温度的字条
能带去一份慰藉和希望。
01 被看见的老人
来源:查微微
“有一个恳求:最好能有一个番茄(已经好久没有吃过了)。”
“非常非常不好意思,我自己也对自己的这种不正规方式感到惭愧。”
4月18日,上海
疫情期间,一位不会用手机买东西、付款的老年人,给邻居写了一封求助信。
他只是想要得到一个番茄,却在字条里反反复复说着“抱歉”、“麻烦了”、“不好意思”。
好在故事的后续是,老人收到了小区邻居给的番茄。还有更多网友表示,等疫情结束要给老人邮寄番茄。
来源:Anita
4月10日,上海长宁
“隔离第十天,对门的爷爷奶奶来敲门。他们说实在没吃的了,也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在买些什么(团购),递来一张纸条,想要我帮忙留意的,如果有的话帮他们多买一份。我给了他们鸡蛋、牛奶、米,然后教会了他们在群里接龙。”
来源:王也
4月4日,上海
一对95后小情侣,租住在上海浦东的一个老旧小区里。小区封控后,他们在微信群里看到老人们笨拙而艰难地参与团购,就在楼下贴了张字条,表示愿意帮老人们网购物资。
来源:soso
4月10日,上海
“小区有位67岁老人患有糖尿病,要靠大量的药物维持,其中像胰岛素这类的药需要冷藏,只有医院有,自己买都买不到。
眼看着马上就要断药,没有微信的老人颤颤巍巍地写下了急需的药品和物资清单,托人发在了小区群寻求帮助,大家都积极帮忙想办法。当这种事就发生在身边,真的好焦虑。”
来源:王小猫
4月8日,上海
“第一次切身感知到,此次疫情从一粒沙变成一座山压在了自己身上,是这天上午,母亲哭着打电话说,外公的脑梗常用药就要吃完了。我们打遍了热线电话都无人接听,线上平台也无法买到,只能绝望地在各种微信群发求助。
半小时后,一位素未谋面的‘高姐’出现了。她辗转数家药店,最后在医院买到药,留了字条交给志愿者就走了,只留下一句,‘不用放在心上。’”
来源:者耳米斗刘家妤
4月20日,上海
“疫情下,老年人配药一直是个大问题。后来上海面向全社会征集帮老人配药的志愿者,我朋友立马就报名了,他们每天都会收到很多份这样的求助。字条上这一声‘同志’让他挺感慨的,有一种穿越的历史感,也有一份重重的使命感。他说,‘也许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长征吧。’”
来源:高捷
3月31日,上海
“给对门80岁的上海阿婆留了字条,告诉她有需要的话可以打我电话。没想到阿婆居然回信了,还将自己家的蔬菜洗干净挂出来共享。
这一来一回,突然觉得封控也没那么可怕,还会听见阿婆的收音机里传来的越剧声,夜会过去,灯再亮起来。阿婆的字真好看。”
来源:王逅逅
4月9日,上海
“给邻居大爷打了个电话,问他还需要些什么吃的,跟他大概说下我团购了三家的牛奶,估计过两天就能到。
过了一会儿他来敲门。先给我了两大盒新的小人书(之前知道我喜欢看漫画),然后从怀里拿出一张纸,还有5张崭新的钞票……我想赶紧找他儿子的微信把钱打回去。”
来源:只想吃喝玩乐买的Mika
4月9日,上海
“前几天,我给楼下一对失独老人送了鸡蛋牛奶,因为当时爷叔阿姨硬要给钞票,搞得我拔腿就跑。第二次给黄瓜,我就写了张小字条……今天打开门拿抗原,看到了一包东西,我还以为发物资了,原来是爷叔阿姨的回赠。”
来源:宝山发布
4月上旬,上海
宝山镇的独居老人、退伍老兵郑老伯给居委会写的感谢信。他的儿子说:“有些事,我虽然想到了,但因封控做不到。有些事,我还没想到,居委会同志都想到了,真使人感动。”
来源:zouyili
“昨日意外收到邻家妹(系贵公司员工)送来的肉、大米、蔬菜等物品。我们犹如旱逢甘露、雪中送炭。”
4月中旬,上海
“公司为独居老人准备了物资礼包,我就申请了一份,分发给我们这栋楼里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没想到收到了这么精心的感谢信。”
来源:棒头糖头太大
4月13日,上海
“隔壁邻居阿姨没有线上支付,昨天直接帮阿姨转了她买面粉的钱,阿姨今天拿现金给我的时候还送了一张字。”
《春日》这首诗是朱熹写的。朱熹一生没有渡过淮河到达北边的泗水,诗里描绘的春日美景暗喻了他心中的美好愿景。阿姨应该也是想借着这首诗,表达对解封生活的期盼吧。
来源:海阳融媒
“饺子、海参必须吃了,小米粥一定要喝一碗!”“统统吃掉!❤️”
“又是一天不见面!戴先生你房租到期了,真拿家当旅馆了......” “哎!”
3月末,山东海阳
海阳疫情防控人员一个多月都奔波在一线,忙着接听各种求助电话,却没时间和妻子打一通电话。两人每天只能通过手写的信息对话。
来源:白城日报
3月22日,吉林洮南
坚守抗疫一线的公安夫妇深夜回家,发现12岁儿子给他们留下的字条,瞬间破防。近半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总是不忍心吵醒孩子,只是匆匆看一眼也就知足了,没想到孩子这么想他们。
来源:文汇报
3月中旬,上海
一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母亲,每天忙着为闭环管理的居民们提供核酸检测,经常就是通宵达旦。难以见到母亲的孩子给妈妈留言,希望妈妈回家能亲亲自己。
来源:清心茶语杯子控
4月17日,上海
“昨天我去养老院办事,看到这暖心一幕。爷爷今天八十岁生日,奶奶做了爷爷喜欢的饭菜送过来,还写了纸条鼓励爷爷。
因为疫情管控从3月12号开始封闭管理,奶奶经常来看望爷爷,并留言鼓励好好吃药吃饭。人间自有真情在,一声老伴叫得人心暖暖的。”
03 重新恢复的邻里关系
来源:RRui
4月13日,上海
“本来用备忘录写的,想截屏隔空投送,发现根本搜不到邻居,只能采用原始小纸条的方式询问情况。”
来源:苦情萝卜干
4月13日,上海浦东
“邻居一家三口确诊,昨天夜里已经被送到青浦隔离仓。因为匆忙,走前她把狗放在院子里,拜托我照顾他家的小白,又担心下一个拉走的可能会是我,就在门口又留下了这张纸条贴。如果下一个拉走的是我,小白就拜托大家了……”
来源:玉兰花苑小区居民
“我和日本的家人已经2年多没见过面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这些可爱的猫猫,和它们在一起让我得到了一些安慰。”
“谢谢你对小猫们的帮助,希望你回到日本一切顺利,和家人团聚。”
“可以加我,更新喵喵近况,如果你想念它们的话”。
3月7日,上海徐汇
一位两年没有回家的日本友人,在回国前留下了一张纸条,表达了对小区里流浪猫的不舍。在这张纸条的下面,是附近的猫友们和他的各种互动。
来源:淮女士
4月15日,安徽淮南
“居家隔离第14天,小区的孩子们在家无所事事又无心学习,便开始蠢蠢欲动,想着法子和外界沟通。
今天在厨房洗碗,突然发现一根绳子在窗户外摇曳,原来是楼上小朋友写的字条,太可爱了!既然飘到我这儿了,那就回复逗逗他吧。”
来源:投稿
“我们是安徽省安庆市来上海打工的工人,由于物资不足,自5号以后,每天只能吃一餐饭。”
“发了求助后,不到几小时,就得到了援助,谢谢大家!”
4月9日/10日,上海
安徽来沪打工的8个小伙因疫情被困上海,物资不足,也无处可买,他们情急之下发出了求助信。没想到不到几小时,就得到了居委和邻里的援助,感动万分的他们又写下了感谢信。
来源:话匣子FM
4月19日,上海古北
不少外卖快递员因为疫情管控,不能回自己的小区,也没有宾馆可以接收,只能外宿在武宁路的桥洞下,条件非常艰苦。居住在附近的陈女士在网上得知了这一消息,向熟悉的店点了150份板栗烧鸡饭送了过去。小哥们想说声谢谢,但也没有纸,就撕了一个纸箱联名写了封感谢信。
来源:ginkbugo
4月6日,上海
“封控前囤了大量的蔬果,却忘了洗洁精。这类生活必须品在疫情间的稀缺程度不比粮食低。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去小区群求助,表示可以用麦片换。另一栋楼的邻居立刻就悄悄送了过来,没有要麦片。”
来源:rxl7499
4月17日,上海
“今天情绪也有点不好,在朋友圈吐槽了一下,马上收到好邻居的安慰礼包,泪目了。因为你们,我依然相信这座城市,一定会涅槃重生的。”
来源:橙花
4月3日,上海闵行
“本来担心别人不敢拿,没想到今晚开门丢垃圾的时候,发现菜已经被拿走了,门上贴了小纸条。突然觉得疫情没那么可怕了,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来源:Jainu
4月1日,上海
隔离第一天,楼下阿姨给送菜饭吃。“阿姨很怕猫,所以把纸条从门缝里塞给我,我要开门看,猫一起跟到门口,阿姨吓得立刻跑下楼了。之前她因为养猫对我一直挺有意见的,即便这样还要给我菜饭吃,呜呜真的好感动。”
来源:小白
4月17日,上海徐汇
“疫情期间,收到来自公司和街道的物资,顿时家里的菜和肉都吃不完,就在小区的群里问问有没有需要的邻居朋友。我在给他们的物资上,附上了一句想跟他们说的话。”
来源:D.March
4月初,上海
小区群里,一个女孩过生日吃不上蛋糕,邻居立马做了一个送给她。
来源:白桃啵啵咸奶盖
4月8日,上海
“来自邻居的暖心投喂,虽然不喜欢巧克力,but小纸条真的很戳我。”
来源:Dr.恒
4月中旬,上海
“我们知道邻居家有小朋友,就特意去找了些益智玩具和漫画送过去,小朋友开心得不得了。邻居偷偷回赠了一瓶酒,还约好疫情后共饮。邻里关系从来没有这么和谐过。”
04 社区里的“物资银行”
来源:宗女士
4月20日,上海古北
“自4月1日封控开始,我们有邻居在客梯里放了一个架子。大家把自己的‘存货’拿出来,组成了一个免费小超市,自放、自取、自由选择。十几天来,不断有补货上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也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的小缩影。”
来源:秦先生
4月15日,上海浦东
“一个多月没回家,今天收到一张图,邻居们自己搞了一个暖角,分享东西,看着很安心。”
来源:可爱多啦
4月18日,上海
“ 每天都是我们邻居之间互发物资。”
来源:防疫工作人员 张女士
4月1日,上海徐汇
街头,有人为在外值守的防疫人员提供爱心饮品。
来源:米高
4月19日,上海黄浦
上海黄浦区一小区给外送员准备的免费自取食物,由业主众筹设立。不少外送员都表示很惊喜,也很感动。他们日日夜夜地奔波各处,留给自己的时间经常也就只够在车上啃块面包。
05 高校里那些事
来源:zw
4月16日,上海杨浦
“85岁的周老师,收到校友们送去的物资,手写的温暖…… ‘师生情缘肝胆照’,感谢我们的99级同学们。”
来源:小鱼公主酱
3月底,重庆
比起全社会的封控,校园里的封控开始得更早一些。在全国各大高校中,都出现了不少类似的字条,大家都在祈祷疫情快快过去,能尽情享受大学生活的美好和自由。
来源:爱吃青菜的胖胖
4月5日,山西晋中
“封校期间,突然看到校园里不知道谁贴的小纸条,好可爱!疫情快消失!”
来源:木南子
4月18日,上海杨浦
“封闭管理期间,学生不慎打碎了温度计,水银洒了出来。因为专业人员进不来,安排好学生离开房间后,作为辅导员就在专业人士“云”指导下勇敢地上手处理了。第二天中午,收到了这个寝室留下的暖心小卡片。”
来源:志愿者张女士
3月29日,吉林梅河口
一车主把车停路边却没锁,还给防疫志愿者留纸条:车未锁,志愿者可进车休息!最起码挡风。
来源:谕我心欢
4月2日,浙江桐乡
“同事是一线防疫人员,今天收到一份匿名慰问品,内心非常感动。”在不少疫情严重的地方,都有类似通过外卖、快送向一线工作者献上慰问和感谢的例子。
来源:沈阳广播电视台云盛京
4月2日,辽宁沈阳
沈阳一对老年夫妇在家窗外贴字条,邀请防疫人员来家中休息。“支援我们的防疫人员,我和老伴可以给你们做饭。虽然我老了,但是你们要缺人我也能去!”
来源:吃火锅比赛全国第一名
3月22日,江苏常州
“小区封楼了,大白们工作很辛苦,拿了一个大袋子装满疫情前囤的小零食,挂在门把手上再贴上纸条,让他们看到了想吃就拿。”
来源:浦东发布
3月12日,上海浦东
浦南医院大白为学生做核酸,学生们送来暖心的小纸条 。
来源:一子阿
3月31日,安徽芜湖
“做志愿者的一天结束,看到居民留的纸条特别暖心。后来又收到许许多多这样子的留言。”
来源:Mio
3月14日,深圳
“破防了!大白送物资时递来的小纸条。”
来源:宝山发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汇成一句话:衷心感谢。”
4月4日,上海宝山
一位署名为“书香琴韵”的老人,写给医护工作者的感谢信。
大白写给隔离酒店中的林杰杰来源:林杰杰
写在最后
我们想,这场疫情终将会过去,我们的生活也会再次归于平静。
很多年以后,当回想起2022年的这个春天,希望我们想起的不只是泪水和困难,还有这些温馨而日常的片段,和身边一个又一个普通而具体的人。
解封之后,当我们再次与邻居相见,或者在马路上与陌生人相逢时,希望字条中传递的情谊能继续延续。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条”(ID:yitiaotv),编辑:朱玉茹、余璇,责编:倪楚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