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的互联网大厂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优化”,打开脉脉热榜,前十名几乎都是各厂的裁员新闻……

有网友发帖表示,继阿里巴巴管「裁员」叫「向社会输送人才」以后,B站管「裁员」叫「毕业」。

不少用户笑称,以后的「金三银四」不再是“招聘季”,而是“毕业季”。

虽然这些消息的真假有待认证,但是大厂的「收缩战略」却显而易见——从去年第三季度财报大厂集体哭穷,到年后裁员的声音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运营社发现「出海」成了大厂们为数不多的,仍在持续投入的方向,甚至有不少用户告诉运营社,别看眼下大厂看起来“蔫”了, 它们却在海外“招兵买马”。

事实是否真如用户所言?今天运营社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01「海外岗」成招聘季的“香饽饽”?

值得注意的是,大厂为开拓海外市场进行的招聘分为两种,不仅包括 base 国外的常见岗位,也包括 base 国内但为海外服务的岗位。

对于 2022 年的互联网大厂来说,「出海」的诱惑不亚于两百年前的「南洋淘金热」。

不少大厂都公开声称要将「出海」作为重要发展战略。

为此能看出,大厂们在招聘上必定会不遗余力地抢夺人才,但是否如不少用户所说的“大量扩招”?

其实这样说是不准确的,目前由于侧重点不同,大厂的招聘模式也不尽相同。

在游戏领域,腾讯是当之无愧的出海先锋,从 2011 年开始收购大名鼎鼎的《英雄联盟》开始,腾讯就走上了游戏出海的道路。

这也代表了早期腾讯的出海方式——并购其他海外游戏公司。

图源:IT桔子

在此基础上,早期的腾讯海外游戏业务渐渐衍生出了自己独有的招聘模式—— “由原本团队继续领导公司,使其保持最初的特色和吸引力”。

简单来说,就是原班人马为主,海外招聘为辅。

但是,运营社发现,随着业务的丰富,在 2019 年以后,腾讯的出海策略有所调整——在大量收购公司的同时,自己开始做游戏发行。

据游戏日报透露,在 2021 年,腾讯一连投资了超过 50 家海外游戏公司,与之对比,同样爱好投资的字节跳动和游戏领域的二哥网易,直接投资的游戏公司数均不到 5 家。

基于这种现状,腾讯的海外岗位确实增加,且越来越细分了。

官方的招聘信息显示,仅仅围绕着社招,目前腾讯海外招聘岗位就有 200 多种,其中游戏方向占了 90% 以上,游戏方向中又以游戏运营和数据分析岗位最多。

这些海外游戏岗 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待遇也不低。

根据脉脉上腾讯 hr 的公开数据显示,一个要求工作经验满三年的海外游戏商业化岗,最高能拿到 60w+ 的年薪,这大概率还是在不包括项目奖金的情况下;

同时,海外游戏中,各种运营经理的薪水更高,能够达到近 100 万,比国内同级岗位要高出 20-30 万不等。

对此,之前从事海外运营项目,如今在跨境电商做人力资源管理的 Jason 告诉运营社,即使 base 国内,海外岗的薪水往往会比国内岗增加 30% 左右。

“除了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以外,对于 base 国内的员工来说,他们的作息时间往往还要随着自己负责的国家和地区走。打个比方,如果你是西班牙的游戏 GM (Game Master) ,那边预售包晚上 8 点上线,我们凌晨 3 点也要进行维护”,Jason 这样告诉运营社。

值得注意的是,和腾讯一样在游戏海外岗大量招人公司还有网易。

不同于腾讯先投资布局,然后自己发行的出海策略,网易更看重自己研发的优质游戏内容,但这样一来,在出海过程中难免遇到和当地文化水土不服的现象。

因此,在 2021 年 Q4 财报会议上,网易 CEO 丁复强调要在全球招募优秀的制作人和团队,以便创作出和当地文化相符的游戏内容。

和以上两者都不同, 字节跳动的出海招聘既体现了规模化,又体现了本土化。

一方面,随着 Tik Tok 在海外势如破竹,字节跳动招聘的脚步遍及全球,其员工已经破 10 万。

在字节公布的招聘岗位中,就 Tik Tok 一个产品的招聘词条有数百个,工作城市遍布上海、新加坡、洛杉矶、都柏林、西雅图、东京和马尼拉等多个城市。

更夸张的是,在伦敦,字节跳动因一年内招聘人数过多而不得不进行扩张。

在签署长达 15 年的租房合约,租下 Farringdon 大楼仅仅一年以后,字节跳动又将计划在伦敦扩招 1000 名员工,为此字节已经于 3 月 11 日租下一栋新写字楼。

图源:英国求职

根据猎头公开的数据显示,字节跳动正在全球招募后端开发、软件设计、产品经理和电商数据分析师等……其薪水能达到月薪 40K 到 90K 不等,有高收入者年薪能超过 130 万。

拿拼多多的后端开发这一岗位对比,对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候选人,大厂拼多多开出的价格大多在月薪 30K-50K 之间,个别「紧急重点」项目能给到 70K 以上。

另一方面,字节不仅招聘规模庞大, 并且一直在坚持本土化。

不同于阿里巴巴习惯从总部调派“骨干”,字节跳动更加重视员工的「本土化程度」。

拿 Tik Tok 举例,其高级员工很少来自国内字节总部,大多是 Tik Tok 从当地互联网大厂挖来的精英员工。

投资界透露,在欧洲,不少谷歌高级员工后加入 Tik Tok ,这些员工有的曾经是 YouTube 的欧洲艺人关系负责人,有的曾是谷歌欧洲安卓策略负责人,甚至还有人曾经担任过欧洲政府关系与公共政策总监。

目前,Tik Tok 进军东南亚电商市场,在泰国、马来西亚以及印尼等国家开放「本土小店」。

从易邦动力前段时间发布的内容来看,Tik Tok 目前正在招募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电商行业和商家运营人员,但也强调“本土运营”——虽然职位所属地是上海或者深圳,但绝大部分岗位都需外派。

图源:易邦动力

02大厂出海,不是一日之功

招聘虽然只是「大厂出海」的冰山一角,但已经足够让用户管中窥豹。

出海,已经成为了 2022 年的热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阿里巴巴在去年 12 月将公司交媾调整为“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表明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

字节跳动旗下的 Tik Tok 也在加速商业化道路,将电商小店开满全球……

为什么大厂会在 2022 年集体出海?

1)更广阔的市场

运营社在之前《大厂裁员“过冬”》 的文章中提到过,从目前的大环境上看,互联网的黄金时代显然告一段落。

当流量触及天花板,大多互联网赛道进入“红海状态”,大厂不可避免地迎来的发展减速期。

在存量竞争的大环境下,每一个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赛道都被大厂一哄而上,很快给挤成红海。

比如国内的社区买菜业务,兴起的时候美团、滴滴和拼多多等大厂重仓投入,疯狂烧钱一年多以后迎来是是纷纷关门倒逼的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庞大的海外市场成了互联网剑锋所指的下一站。

运营社发现,面对庞大的海外市场,互联网的出海方向有二:

第一点,虽然大家都出海,但是实际上大厂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业务,开展错位竞争。

比如腾讯和网易等公司的出海方向以游戏、文娱为主;字节和阿里巴巴等公司继续开拓电商市场,包括建立独立站,搭建自己的物流体系等。

第二点,在出海目标的选择上,大家均以东南亚、拉美等国为主。

自媒体 @热点微评 曾经提到过互联网的价值上限理论——互联网的最高价值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用户群价值,渗透率,变现模式。其中,用户体量(也就是渗透率)是决定产品价值最根本的指标。

渗透率低意味着更高的人口红利与更低的进入门槛与竞争水平。

担任过一线大厂海外业务总监的自媒体 @D姐指北 提到,东南亚地区互联网渗透率仅仅只有 70% 多,部分国家甚至只有 50% ——渗透率低,开发空间大。

与此同时,这部分地区的发展非常快,年轻人口基数也很大,对主要用户群体是年轻人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无疑是一片沃土。

东南亚国家发展迅猛,年轻人口基数大,Lazada与Shopee 购物者的客户主要是年轻人,在东南亚的 6.5 亿人口中,约有 52% 的年龄在 30 岁以下,其中大多数是 00 岁以后出生的,市场非常大,也很集中。

2)更降维的打法

进军广阔的低渗透率的海外市场,对国内的互联网大厂来说,是典型的高维打低维,符合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

所谓互联网时光机效应,是指在国内久经考验的互联网思维和打法复制到海外市场上赢得先机。

这种效应在互联网「营销」和「变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拿教育行业举例,传统的海外品牌要么通过腰部媒体投放的方式,要么通过熟人转介绍的方式。

这时,国内的流量打法无疑高效且降维的多。

字节跳动旗下的大力教育在 2020 年于海外上线了一款 拍照搜题 App ——Gauthmath。这款 App 主要针对数学学科,通过 AI 识别分析,辅以人工老师,最终得出解题过程。

在营销模式上,字节没有在传统的腰部媒体进行大量投放,而是围着着 Tik Tok ,通过网红营销,发起多次活动。

其中一场名为「Put your fingers down」的活动,获得 5 万名印尼用户的互动,成为 Gauthmath 占领印尼市场的关键节点。

根据 Gauthmath 官方消息,上线至今一年多全球下载量已经超过一亿,在 Google Play 下载次数已经达千万。

在变现模式上,字节还将国内互联网变现的“老手段”——广告,带到了海外教育行业里。

原来,在 Gauthmath 上,用户的免费提问次数是有限制的,用完以后,用户需要通过看广告进行解锁。

如果用户不想看广告,就需要通过邀请新用户,得到「Ticket」来解锁,或者自己直接购买「Ticket」。

3)更成熟的心智

为什么说现在是大厂出海的绝佳时机,不少业内老师认可的说法是“海外用户的心智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培育”。

这在电商行业里尤其明显:在出海早期,由于海外基建不成熟,电商渗透率低,海外用户没有网购习惯以及支付信任差等因素,大多数的出海公司都遭遇过滑铁卢。

为此,在过去十年里,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头部大厂一直在不断尝尝试,包括搭建全球物流体系,设立海外仓以及实施本土化的支付策略。

比如,在印度提供“印度版支付宝”Paytm 进行支付,在俄罗斯提供 Qiwiwallet 和 WebMoney 进行支付,因为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当地的使用率非常高;

再比如,以巴西为例,根据 Allpago 的数据显示, 当地信用卡和 Boleto 两种支付方式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市场。

和十年前相比,目前的海外用户对中国「科技&互联网」产品的接受度显然更高:

拿手机举例,在十年前,海外市场上几乎没有中国品牌的手机,但是在 2021 年,中国手机品牌的出货量占到全球 32%,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品牌中,中国占了三成 (数据来自 Canalys) 。

与此同时,Twitter 还对过去 5 年中, 190 万条与中国品牌相关的推文进行了分析,并发布了《2021 中国出海品牌认知与情感发展报告研究》。

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年中,海外市场的用户对于中国手机的认知和情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在过去五年内,与中国手机品牌相关的正面对话量增长了 1220% ,其中与手机自身功能相关的正面对话量增长了 1617%。

03结语

当然,出海不是一帆风顺的,国内互联网的那套打法也不算一应百应的,最典型的反面案例就是快手。

《财经十一人》在文章中提到,2021 年 8 月 20 日,快手正式关闭其主打美国市场的出海产品——Zynn。这款曾经被快手给予厚望的短视频社交产品,从重金撒钱快速冲上北美下载榜第一,到因为违规而惨遭下架,再到后劲不足淡出人们视野并最终被正式放弃,仅仅用了一年时间。

快手沉沙折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出海屡屡不利的因由:

快手盲目复制了国内互联网发展早期「烧钱换流量」的策略,但是却忽视了国际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用户教育」和「内容搭建」。

这也表现在快手的国际化团队长期驻扎在北京总部,导致握有决策权的人缺乏对海外市场的了解,忽视了「内容质量审核」对一款出海 App 的重要性。

Jason 告诉运营社:

“要想从海外捞一杯羹,还是要有干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点,才有站住脚的机会——对当地人的了解 + 实时更新的打法 + 出其不意的创新。”

基于此,也难怪大厂们纷纷招人了……

参考内容:

《过去5年里海外用户对中国品牌认知与情感发生哪些变化?》,动点科技

《出海,快手做错了什么?》,财经十一人

《Tik Tok 网红营销:看字节教育app如何出海?》,noxinfluencer

《互联网出海,为何不愿强攻欧洲市场?》,热点微评

《字节跳动,收割海外大厂员工》,杨继云

《游戏行业行业 2021 年投资盘点:连续三年回暖,腾讯B站案例最多》,游戏日报

《出海投资的中国产业资本,腾讯向左,阿里向右》,吴梅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运营研究社”(ID:U_quan),作者:于丽言,编辑:杨佩汶,设计:王浩南,36氪经授权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