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民的个人、居家、公共场所防护意识不断增强,各式消毒剂也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很多人只知道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并不了解消毒防护需要适度、适量,如果方式方法不合理,反而会适得其反,对身体或环境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意外发生。那么日常使用消毒剂时该注意些什么?需要避开哪些误区?记者联系采访了疾控专家。日常需避开这些室内外消毒常见误区:

误区一:室内喷洒酒精进行消毒

注意:室内使用酒精时,要避免采用喷洒式消毒方式。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否则可能引起爆燃。

误区二:使用消毒剂时不进行必要防护

注意:使用消毒剂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开口鼻,最好佩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防止液体飞溅。

误区三:消毒剂浓度过高或过低

注意:市售消毒剂应该按照说明书标签进行稀释后使用,消毒使用酒精应选用75%的浓度。

误区四:过度消毒而忽略日常清洁

注意:免洗手消毒液含有杀菌成分(以醇类为主),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消毒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刺激,有可能造成皮肤过敏反应。如果有条件,尽可能还是用流水洗手,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清洁指尖、掌心、手腕各个部位。

误区五: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

注意:两种及以上消毒剂混合使用,极易产生化学反应,可能造成伤害。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产生的氯气,会刺激并损坏呼吸道,当浓度达到3000毫克/立方米时,能致人死亡。84消毒液与洁厕剂混合,会产生有毒气体,刺激人体咽喉、呼吸道和肺部而引发中毒。洗衣液同样不宜与消毒剂混合使用。

误区六:雨雪天气下开展室外消毒;使用戊二醛进行室外擦拭消毒或进行喷雾空气消毒;在湖水、水塘中,投放消毒粉、消毒剂

注意:小区外环境没有明确受到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原则上不需要消毒。进出小区车辆的外部,也不需要消毒。

疾控专家提醒,当家庭无疑似、确诊病人时,居家做好日常清洁即可,无需特殊消毒;对于有疑似、确诊病人的家庭,必须在家里短期滞留时,需要每天对居家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当疑似、确诊病人就医后要对居家场所进行终末消毒。针对钥匙、手机等个人用品外表面,可采用棉球蘸取医用酒精进行擦拭,或用消毒湿巾擦拭。需要注意的是,擦拭手机等电器产品时需要关机并等待仪器完全冷却,避免静电等导致起火或爆炸。

外卖配送和快递从业人员如何正确消毒?专家表示要抓好三大关键点。首先应当保持餐饮外卖的配送箱清洁消毒,避免餐食遗撒,提倡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对快递运送车辆的封闭式箱体、闸把、扶手等频繁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其次需要对电脑键盘、鼠标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每天定期清洁消毒,同样可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最后,要及时清洗个人工作服、保洁用品等,并进行定期消毒。工作服、拖布和抹布可用有效氯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按常规清洗后晾干存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