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冲浪的时候,你有没有常常撞见4个字母的组合?

entp,infp,estj……微博热搜榜、企业求职问卷上、约会软件简介页面,还有微信群聊里,都能看到这些字母组合的身影。它们就像一道通关密码,了解密语的人进入其中,展开一波波热烈讨论。

这些4字字母分类,来自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测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即常说的MBTI。在这套自我测试量表中,一个人的性格被划分为4个维度,每个维度对应两种倾向,每个人能在16个组合中找到自己的类别。

图片来源: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ch

事实上,在最近这次大规模出圈前,MBTI在这些年一直受到网友关注,并且有稳定的“追随者”。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从再度成为冲浪焦点之一的MBTI出发,尝试梳理这个测试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心理测验产品的发展脉络和背后的传播逻辑,讨论以下话题:

MBTI在互联网上如何走红?时有出圈、从未离场的心理测试为什么总是让人痴迷?其中,变化的社交环境和传播机制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从职业分工到网络生活,MBTI流行之路

如果要追溯时间,MBTI已经有70多年的“寿命”,在公共视野中也远远算不上新话题。

这个测试来源于一对母女Katharine Cook Briggs和Isabel Briggs Myers。起初,这位母亲开展了一项名为“孩童教育的宇宙实验室”计划,向父母征集调查问卷,问题主要涉及孩子性格特征与行为习惯,每个问题只有A、B两个选项,这是这道测试的雏形。

20世纪30年代,对性格测试感兴趣的女儿加入了母亲的事业,在心理学家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影响下,逐渐发展出MBTI测试的基本模板。[1]

现在我们在网上使用的测试,4个维度分别是:E(外向)I(内向),N(直觉)S(实感),F(情感)T(思考),P(感知)J(判断),相互排列组合,就形成了16种人格类型。[2]

该测试为二战期间的劳动力招募工作提供了支持,战争结束后,又在大学、医院、教会等地方传播,在一些国家,几乎渗入了当时所有影响日常生活的主要机构,随后在企业大规模流行,直到今天仍然是不少大型企业的招聘指标之一。

MBTI早已是大小招聘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图片来源: 微博@澎湃新闻

职场之外,MBTI人格理论也逐渐走进日常,被人发现、使用和反复讨论。这个历程则很大程度上嵌入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模式的变化过程中。

在最近这次大范围走红之前,MBTI在互联网的讨论场一直时隐时现,而参与者们也早就走出测试本身,从不同侧面开启“文本盗猎”之路。

一方面,人们在测试完成后,常常能看到/主动寻找和自己同类型的名人list,柏拉图、莎士比亚可能是你的同类。[3]顺着这个思路,人们也开始用这个框架去解释影视、文学的经典人物,还有历史名人。

另一方面,“万物皆可MBTI”的同时,它的讨论形式也多变起来,嵌入社交媒体传播和流行文化的发展潮流中。

比如在韩国,前些年还只是流行给偶像划分人格类型,在去年,就直接拍摄了观察类综艺MBTI inside和网剧《看见你的MBTI》。在Disney制作的首部韩剧中,MBTI也成为人物宣发的重要线索。

在豆瓣、知乎等内容社区中,人们以小组和问题为中心聚在一起,逐渐形成稳定的趣缘社群和圈层,讨论着关于MBTI的一切事情:它的心理溯源,学术应用,每种类型的人有怎样的性格特质,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类型的人更匹配……

图片来源:豆瓣

这些空间中,很多人都是MBTI的忠实信奉者和使用者,特定的人格不单单是对自己的一种解释,甚至成为生活方式,解释、指导着自己身上大大小小的事情。

而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围绕MBTI的交流则表现出碎片化、多样化的特点,传播范围也相对更广,参与主体也更易辐射到网上冲浪的“路人”们。

最典型的就是meme图——一张流泪猫猫头配上简短的、描述特定性格/行为的话语,就能对应上不同类型人的特点,再引发裂变式传播。

图片来源:微博

总之,从工作到生活,人们主动搜索、消费或是再生产了大量与MBTI相关的内容,16种人格分裂成为成千上万个碎片的“人格截面”,一场大型网络传播现象就这样诞生了。

从星座到MBTI,是测试也是内容生意

事实上,在目之可及的范围中,与个人心理和性格相关的内容一直都很受欢迎,从属相、星座,到现在的MBTI,皆是如此。

这些帮助人“锚定自己”的归类测试始终在场,只是流行的主题与形式各有变化。

新新闻主义代表人物盖伊•特立斯对1970年代纽约城的描述里,就有星象占卜的身影。“今天,在纽约城里,很难找到一个不故弄玄虚的地方……到处都有试图为别人解决所有问题的星象学家、相士和巫师。”[4]

而在21世纪初互联网尚未发达的年代,我们也已经在报刊亭买来的各种杂志上做着心理测验,“你的性格如何”“你是恋爱高手吗”,测试完了,还可以在末页的固定栏目看看“星座运势”。

网络上,大家也会通过网站直接去搜索各种类型的测试来做;BBS论坛、贴吧之类的地方,爱好者们聚在一起,形成线上社群,谈论着和星座属相有关的各种话题。

到移动互联网逐渐兴起,最早一批自媒体和软件平台中,星座星盘、生辰八字、塔罗占卜的身影也十分抢眼。“Alex是大叔”“同道大叔”等就是其中典型,他们的星座运势解读,是一些人不可缺的行动指南。

图片来源:微博@Alex是大叔

与此同时,同好者们的聚集地也发生变化,移动到豆瓣小组、知乎、微博超话甚至群聊等更多样的社群中。

近几年,视频媒介形式的丰富更是带出了星座占卜等“古老”流量的新样貌,它们往往和一些更具体的话题与领域结合,互动性也更强。

图片来源:抖音

一个典例是2021年在抖音吸粉千万的星座博主“陶白白Sensei”。其视频内容集中在以星座情感问题上,例如十二星座如何缓解emo,这些话题牢牢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而“你愿意为了我去陶白白搜星座吗”,这样由粉丝完成的造梗和二次创作,也助力了其火爆。[5]

近几年B站上以互动形式出现的心理测试、占卜视频,还有小红书上把“星座”“MBTI”等同“穿搭”“学习”“妆容”相结合的分享,也都是老主题的新表现。

图片来源:小红书

值得一提的,还有时不时就在社交圈刷屏的H5心理测试。

“测测你是什么小动物”“你的性格颜色”,这些测试依旧以“认识自己”为核心,题数通常不太多,很注重视听设计,也易于转发分享,正契合了社交媒体的裂变传播机制,也成为社会化营销的典型方法。

可以说,与个人心理性格相关的测试和分析是个巨大的流量球,在不同时间都维持了不低的热度,并且时不时冲上热搜,从特定社群出圈,引发大规模讨论,也形成了庞大的市场产业链。

而这些测试与分析的使用,又像一个可变容器,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不同的样态出现,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流行趋势甚至时代症候。

以MBTI为代表的内容,为何经久不衰?

从占卜星座到大小心理测试再到MBTI,其内容主题、分类方式、科学性都不尽相同,所以也要避免一概而论。

不过,虽各有千秋,但它们也有共性,即在不同的原理基础上(多涉及心理学),提供对受众性格特点与行为模式的解释,并提出较为模糊的建议。

从共性中,或许可以探究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些解释模式和测试总是让人忍不住参与其中,甚至沉迷于互相讨论呢?

最首要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自我、人际再到群体等不同传播形式中对人需要的满足。

一方面,测试的结果直接明了地给出“我是谁”的部分解释,满足了人了解自我的需要,且解释内容通常是正面/中性的,既有彰显个性的部分,又不会产生冒犯感。这种舒适的感觉也推动了人们接受、赞同和分享测试,并且投入更多时间去探究。

在建构与众不同自我的同时,另一方面,有限度的类型划分也让人始终能找到自己的同类,infp找到infp,entp找到entp,有了群体认同与归属感。

图片来源: 豆瓣

当然了,即便类型不同,作为参与了同一个测试的人,当infp与entp在茫茫网络空间中相遇,他们也能立刻聊起来。测试本身就是通行的社交货币,让人以低门槛、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加入一个特定话语空间中。

这种想法背后,也暗含了另一重动因,即减少不确定性、获得安全感的需要。

在信息来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纷杂零碎的网络环境中,在外部世界光速变化的背景下,心理测试、运势分析类的内容产品将注意力拉回来,通过一个传播广、解释清晰,并且能提供安慰剂的测试或标准叫人认识自己,甚至去解释变化的原因,的确不失为一种“心理按摩”。

经久不衰的背后,除了对受众需要的满足外,还有与社会化媒体传播特性相吻合的测试特征。

让我们来看这些划分,不论是12星座还是16种人格,其对应的就是简洁的、具体的标签,而标签正是社交媒体时代内容筛选、定制与个性化的外显。在这里,具体的人格类型被展示在社交主页上,成为日常生活中自我呈现的一部分,帮助人进行印象管理,也汇入交流的网络。

MBTI在社交软件Tinder上应用广泛。图片来源:reddit

不过,这些流行的心理测试和分类也存在争议面。

一方面,其科学性和解释力大都存疑。星座、占卜等传统标准本身就带有“玄学色彩”,很多的H5测验也会为了传播效应而忽视或牺牲内容的合理性,即便是在大家看来有心理学以及量化设置基础的MBTI,在学界也是有争议的。[6]大家全情投入和认可的这些解释本身可能并不那么“正确”。

常见的一种吐槽是:当测试结果表明了你是一个“敏感”“善良”“细腻”的人时,很少有人会觉得这不准。

这也呼应了一种质疑,即我们到底得到的是真实自我形象,还是理想自我样貌,而后者常常又是社交媒体空间中人们倾向于塑造和展演的

对这类心态的一种解释,是名为“巴纳姆效应”的心理现象,即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放诸四海皆准。[7]

另一方面,即便抛开科学性不谈,标签式的解读也有隐患,其“高效率”常意味着片面性,可能影响人们全面、深入理解自我和他人的能力。

一旦对某个群体产生了强烈认同,随之而来的也可能是极致的区隔划分和刻板印象的产生。习惯用既定的解释路径指导行动,甚至塑造自我,到头来,反而忘了其基底本身都有些虚无缥缈。

而在更大的社会层面,标签分类可能暗含结构性的偏见。[8]MBTI在职场大规模应用的几十年,也形成了一种性格鄙视链,企业有招聘偏好,使得大家绞尽脑汁让自己往更受欢迎的类型上靠,而掌握不了这套“测试逻辑”的人就更可能吃亏。

网上售卖的人格测试“范本”。图片来源:京东

归根结底,把具体又复杂的人切割成5种动物、16种人格,显然行不通。

但它们给人的新奇体验和情感满足并不虚假,并且实实在在地提供了一种觉察方式,人们可以在这个框架中去认识自己和他人。最后的理想状态,或许是不拘泥于框架,逐渐搭建起自由充盈的自我认知。

毕竟,“认识你自己”这个亘古话题,大概需要人用一生的时间寻求答案。而在过程中,偶尔选择把“MBTI们”作为工具,也未尝不可。

【今日互动】

你是MBTI里的什么人格?对于网络上以MBTI为代表的各种心理人格测试型内容,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分享~

参考链接:

[1]https://www.npr.org/2018/09/22/650019038/how-the-myers-briggs-personality-test-began-in-a-mothers-living-room-lab

[2][3]https://www.16personalities.com/

[4][美]盖伊·特立斯:《被仰望的与被遗忘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

[5]后浪研究所:《陶白白,5000万年轻人迷恋的互联网算“爱”大师》

https://mp.weixin.qq.com/s/eq_FJAgTe-UX8PA15OPm1g

[6]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8/09/10/what-personality-tests-really-deliver?mbid=social_twitter

[7]https://www.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21/aug/30/myers-briggs-test-history-personality-types

[8]界面新闻:当MBTI测试嵌入职场招聘:是科学管理,还是不平等的强化与再生产?

https://m.jiemian.com/article/6890602.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yuri,36氪经授权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