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变革之快,总是超乎保守者的想象。

大概始于2015年,各种服务机器人就如雨后春笋般集体涌现:带轮的,带屏幕的,带手臂的,带托盘的;会送餐的,会做粤菜的,会接待的,会做咖啡的……这些机器人们宛如一场智能时代的“物种大爆发”,恍惚间让人误以为“未来已来”。

众所周知,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机器人可被粗略地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尽管在劳动力人口占比下降,人力成本不断上扬,机器人单价日渐下调等合力作用下,几年前开始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机器人销售市场,但在很多人看来,相较于已初步产业化的工业机器人,当前中国机器人创业的先机会发生在服务领域。

数字也印证了这一点。

服务机器人自有融资记录以来,融资事件合计发生815起,融资金额近960亿元。而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服务机器人赛道相关融资事件达113起,融资金额超440亿元,已远超往年融资金额。

不过,尽管市场增速很快,但过去几年,整个服务机器人产业仍然一直在规模化应用的边缘反复试探。

服务机器人奔走在现实与科幻之间,亦徘徊在“有用”和“无用”之间。科技媒体描绘的“机器人时代”,总在若隐若现,却迟迟不来。

这又是为什么?

降本增效优势不明显

简单来说,就像我在《服务机器人,究竟是不是“刚需”》一文中所言:“每个行业在面对服务机器人时,都需要在真实需求,替代成本,智能程度,和大众习惯等约束条件之间,觅得一个商业平衡,这让其很难在短时间内规模化落地”。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目前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仅为3%-5%。

这也与人们的日常直觉相符,某种程度上,现阶段的服务机器人更像是“吉祥物”,它们高调地游走在商场,餐厅,酒店,公司前台等场景之间,给往来的客人增添一丝惊喜,却也仅仅是惊喜。

譬如在餐厅,送餐机器人恰似一株移动的花朵,供人观赏,被人赞叹,但大多数情况,最后给你送餐的,依旧是人,你期待的,也依旧是各种人性化服务,这意味着,越高级的餐厅,越排斥服务机器人。

在商场电梯口,你肯定见过指引机器人,甚至“碰”过它,但除了为现实增加了一点科幻感,很多人都没真正“用”过它,当人们想在商场寻找某个品牌时,还是更倾向于随便找个人问问。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现阶段服务机器人“降本增效”的优势还不够明显。

纵观目前的机器人市场,功能完善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售价在几千至几十万元不等,采购后能够正常服务约3至5年,部署成本略低于一二线城市人工成本,但并不显著。

根据亿欧测算,在几种主要场景中,清洁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3.7-6.3万元/月;终端配送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0.6-2.4万元/月;讲解引导机器人的替代成本上限约为0.6-1.4万元/月。

至少在理论上,企业对服务机器人的最大用途就是降本增效,所以抛去镀在机器人身上的营销属性不谈,只要企业一旦觉得机器人比人工更省成本,就会为它们买单。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国际机器人联盟的数据显示,在全部专用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里,物流机器人是最大的增长引擎。因为物流几乎是对“降本增效”最敏感的行业,无论是运输,仓储还是配送环节,整个物流产业链几乎都正在被你所熟知的各种新技术加持。

我相信未来几年,这种增长也将发生在其他“效率为王”的领域,但其中是否包括商场,餐厅,酒店,前台等需要更多“人性化”服务的领域,尚且存疑。

落地的约束条件

真正的问题是,除了像物流这种疯狂追逐降本增效的领域,服务机器人若想在其他场景落地,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在我看来,唯有满足一定约束条件,服务机器人才能确定性地为人类增进福祉,这些条件包括:1,场景相对封闭;2,服务流程标准化程度较高;3,不太计较成本。

有人问了,现实中有这种场景?

有,举两个例子。

如你所知,服务机器人在疫情期间功勋卓著,它们临危受命,被用来承担递送化验单,送药,送餐进隔离区,回收医疗垃圾等工作,既降低了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减轻了他们已经十分沉重的工作量。

发现没有?面对最封闭的场景,最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最无需计较成本的现实需求,服务机器人第一次真正成为英雄。

再比如,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堪称一场现实版的“机器人总动员”,从冬奥村到各比赛场馆,巡检防疫机器人,引导机器人,送餐机器人,消杀机器人……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向外界诠释了在不太计较成本的条件下,服务机器人能够达到的成就。

但问题是,现实中又有多少满足上述约束条件的场景呢?

所以依我之见,倘若现在就断言说服务机器人市场终会“爆发”,或许为时尚早。

嗯,过去几年,疫情和冬奥会等特殊场景的出现,让波澜不惊的服务机器人行业,荡起了绚烂的浪花,我不知道它未来会有多高,很可能非常高,甚至掀起巨浪——比如很可能出现某种技术变量,让未来服务机器人在商场和餐厅等各个场景都能降本增效,遍地开花。

倘若真是这样,那么希望我这篇文章泼的凉水,都能淹没在未来服务机器人爆发的惊涛骇浪之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鲸落商业评论”(ID:WhaleFallCJ),作者:李北辰,36氪经授权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