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

除了真正的、作为建筑存在的博物馆外,其实你所在的城市,本身也是一座博物馆,也一定可以用逛博物馆的方式来欣赏。

疫情期间不便出游,所以我想讲讲把城市当博物馆逛这件事儿。这里有我参观“芝加哥博物馆”的经历,也有大概策划的“重庆博物馆”项目。

芝加哥:一座建筑博物馆

我报名了芝加哥建筑中心(Chicago Architecture Center)的一个以建筑为主题的城市游。导游用2个小时,挑出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讲。

芝加哥建筑游览图(局部)

内容略长,请上下滑动观看。

芝加哥的开端

建筑游的起点是芝加哥河岸边、杜萨布尔桥(DuSable Bridge)的南端。

杜萨布尔桥丨作者供图

我们脚下有一道金属轨道一般的界线。这一道界线标志着的,正是当年芝加哥河上建的碉堡(Fort Dearborn),且正对着第一位殖民者——让·巴蒂斯特·杜萨布尔(Jean-Baptiste DuSable)的住所。这标志着芝加哥城的起始

芝加哥城的起始丨wikimedia commons

20世纪前后的豪华建筑

19世纪末是美国的“镀金年代”,大量移民涌入芝加哥这座以重工业和铁路为本的城市。迅速成长的城市成为了建筑师的乐园

我们来到了芝加哥剧院的外。剧院旁边的建筑,是建于芝加哥1871年大火之后仅1年的佩奇兄弟大楼(Page Brother’s Building)。

这座5层砖楼在当下毫不起眼,但在摩天大楼技术成形之前,这绝对是大气豪华的建筑。

佩奇兄弟大楼丨wikimedia commons

佩奇兄弟大楼的正对面,是现今的ABC和ESPN的电视台大楼

这栋楼建成于1918年。和佩奇大楼一对比,就能发现建筑技艺的升级——高达12层,并且使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技术。

外墙立面使用了陶土,又轻又牢固,还能用倒模的方式批量制造出精美的装饰。

导游给我们指出门廊上的装饰,是各种乐器,原来这里以前曾经是一座剧院(State-Lake Theatre)。

剧院丨wikimedia commons

大萧条时期的简洁风格

导游带着我们在芝加哥冷冽的风中快步穿行。游览的时间线,快进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

今日的维珍酒店(Virgin Hotel)大楼,也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陶土外饰,不过底座、门廊和屋顶都更朴实。那时候美国正值大萧条,社会的审美也逐渐趋向简洁

银行上的松鼠雕刻暗暗昭示着这个建筑的原本功用——“囤积”财产的银行丨作者供图

很快,这种简洁的审美,又发展出了它自有的独特风格,那就是“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现在的汉普顿连锁酒店(Hampton Inn)所在的大楼就是这样:直上直下的线条,略带抽象元素的装饰,构成了这种风格的标志。

汉普顿连锁酒店丨open house chicago

包豪斯在二战后兴起

导游带着我们跨过芝加哥河,眺望彼岸那一排排玻璃幕墙大楼。

上世纪60年代,中产阶级拥有了汽车,搬去了郊区。为了开发市中心商务区,芝加哥开启了又一轮建筑风潮

这一排玻璃幕墙大楼,是德国“包豪斯”掌门人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的手下杰作。他的名言为“少即是多”,在他的规划下,实用、简洁、千篇一律的现代主义大楼有如雨后春笋。

芝加哥河南岸,右边是现代主义的玻璃幕墙大楼,左边是当代的以水为主题的建筑丨作者供图

不过,人们对这种风格也很快产生了厌倦。

导游指了指我们身后建于80年代的NBC大楼,仿佛拼了一半的乐高玩具。这是一种“后现代”的风格,带有一点对古典元素的戏仿。

NBC大楼丨wikimedia commons

回归自然的当代建筑

而当代的建筑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在玻璃幕墙大楼东端,是一系列曲线婀娜的新建筑,其中又以“Aqua”最为闻名。

这栋建筑使用了电脑建模,每一条曲线勾勒出来的阳台都是独一无二的

和商用的建筑不同,当代的建筑想要人们真正地回归城市,居住在湖畔、公园旁,因此这些建筑又多了一分柔和的气息。

Aqua大楼丨buildipedia

如何策划一场自己的城市展览?

短短两个小时的城市徒步,我对芝加哥的历史、甚至美国的近现代史,都有了更新的认识;而看待整座城市的目光,也发生了改变,开始能“读得懂”城市建筑了。

这不就是逛完博物馆之后的感受吗

虽然,城市不像博物馆,并没有物品两旁的展板讲解;不过,和博物馆的展览相同的是,人们可以在徒步游的线路中,整理出一个时间线甚至故事线出来

如果以这样的思路去思考城市的玩法,那么整座城市都可以变成博物馆。

一段博物馆式的城市游,需要有这么几个元素:

易步行的街区,最好是密度比较高的市中心。

对不同时代的不同建筑有比较好的保留,或者重建。即使没有,也需要有一些标志物昭示它们曾经的存在,最好能带有一些介绍。

有一条展览参观的“动线”穿起一些选择好的“点”,每一个点有一个聚焦的重点建筑/标志物,能够反映某一个特定时代背景、文化群体或者事件。

其实,很多城市都以自己的形式留存着历史痕迹。

国内的,比如说北京的什刹海、南锣鼓巷,上海的田子坊这样,主要通过重建和翻修保留着往常的风貌,能够让人欣赏特定时期的建筑特色,也保留了重要的文物建筑。只是商业氛围比较浓厚,物品背后故事线稍微缺乏了一点

2011年的南锣鼓巷,已经过重建和翻修丨wikimedia commons

伦敦则走了另外一条线路:虽然大部分老旧的建筑不复存在或者另挪它用,但街角地面,时不时会出现一些蓝色的铭牌,指出重要历史人物或者事件,或者关键的物件

最著名的莫过于约翰·斯诺医生(John Snow)的宽街水泵。当年斯诺通过的严谨调查,指出这个水泵是霍乱爆发的源头,这个重建的水泵和铭牌,也成为了医学和公卫学生们的“朝圣点”。

纪念约翰·斯诺医生的地标丨wikimedia commons

试试把重庆市中心当博物馆

国内也能找出能将两者合二为一、有着“时空穿越感”的游览线路。我的家乡重庆就是这么一个例子。

重庆市中心也就是渝中半岛,十分适合步行

一方面,景点和景点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另一方面,人行能够充分利用地形优势,穿过很多车辆无法达到的“近路”,充满层次感的地势又丰富了能看到的景致。

而且,这么一个小小的半岛上,保留或者重建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痕迹。

重庆下半城游览路线

这条线路可以从小什字附近的罗汉寺开始。

这座历史能追溯到宋朝的佛教寺院,深藏在周围的摩天大楼中,可以说是见证了重庆这座城被命名之后的全部历史。这座寺院藏有五百多尊罗汉塑像,经历了重重劫难和修复,之后又因为电影《疯狂的石头》而闻名

罗汉寺内景丨wikimedia commons

看完罗汉寺,可以顺着民族路、新华路,穿过一系列步道和地下通道/商场,来到嘉陵江边,看看东水门的古城墙遗址

重庆旧时的古城依渝中半岛地势而建。到了明朝,有了“九开八闭”的十七座城门,而东水门是现存4座城门遗址其中之一。

东水门城墙丨yzmcwh.com

东水门西边,是湖广会馆,亦是重庆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来自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的移民充实了重庆和四川的人口。清朝时,移民们始建了这座会馆,用以祭祖。

会馆坐落在山麓上,见证了重庆作为码头商埠的历史,青瓦黄墙十分惹眼,是清朝南方古建的传统风格

湖广会馆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湖广会馆出来之后遥望长江彼岸,能看到龙门浩一带新翻修的建筑群。

龙门浩是重庆在清末开埠之后的重要码头,是当时最大的外商聚集地。目前,龙门浩保留了一些洋行,还有原来的海关别墅,建筑有着东西方风格融合的特色

龙门浩老街丨站酷海洛

顺着嘉陵江滨江路往上游(西)方向走,是另一座城门——太平门的遗址。

从这里,可以继续选择往西游览白象街(旧时县府、衙门所在地,但翻修成为了商业街区)、甚至一路走到十八梯(经过翻修的老街),或者朝“山上”、也就是解放碑方向走。

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民国时期的故事线: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以及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抗战时期,重庆作为“陪都”,不少重要的机构都迁往此办公,也有不少历史遗迹在此留存。

俯瞰十八梯丨站酷海洛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到了人民公园,更是“闹中取静”的一隅绿洲。这里见证了不少抗战时期的集会,山腰的“江山烟雨亭”亦是陪都时期文人的聚会场所,亦有民国时期修葺的革命先烈纪念碑、九三学社成立旧址等等,浓缩了不少历史故事。

从人民公园出来踏上新华路、邹容路,就仿佛有一种进入了“现代社会”的感觉。

“解放碑”自然是新中国建立之后的历史了,周围的重庆百货大楼、(曾经的)新华书店等等,更是我们这一代、甚至上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再去八一好吃街来点儿小吃,端着酸辣粉一边走一边吃,在过去二十年建好的鳞次栉比的购物中心环绕下结束这段时光之旅。

重庆地标解放碑丨站酷海洛

对于其他城市,我也有一些想法。

青岛如果是一座博物馆,展厅简直数不胜数。

以历史路线为例。我们从“沂水路展厅”开始参观。这里有许多德占、日占时代的痕迹。这些“展品”书写着曾经屈辱的历史。

紧邻的大学路则是青岛历史上最早的现代化道路,是青岛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

大学路走到头,很快到了“鱼山路展厅”。这里有众多20世纪上半叶的名人故居,如闻一多、梁实秋、童第周、束星北等。走在这里,仿佛能感觉到那个时代的动乱、奋斗与希望。

如果你对中国地下音乐发展感兴趣,我强烈建议你去“北京博物馆”的“livehouse展厅”走走。这个“展厅”展示了地下音乐与青年文化近40年间的变化。

先去崇文门打卡一下国内livehouse的起点马克西姆餐厅。早年间那儿是崔健的主场,地下音乐也还没有真的“地下”。

下一个展厅在五道口。21世纪前后,朋克文化风靡全球,五道口大学生圈子扛起了国内朋克大旗。你听过的比较老的国内朋克乐队大多从这里的livehouse起家。

最后一个展厅一定是泛鼓楼地区,那里(曾)有中国最龙头的演出场地,也有偏向更小众风格的演出场地。

所以,哪怕疫情对出游、观展造成了不便,也不妨在你所住的城市,像逛博物馆一样去走走吧!说不定在计划和旅行的过程中、在行走和观察中,发现街角的新东西,甚至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景色。

下面把话筒交给大家。你的城市,是一座什么样的博物馆?有什么值得参观的“展厅”呢?

作者:李子

编辑:李小葵

——直播预告——

最近在家可有太多好物分享啦,万能的空气炸锅、破壁机,简单美味的烹饪原料,居家方便用到的运动器材&私教课,健康的磨牙小零食......

5月19日(周四)11:30,来果壳直播间,我们带来了超好价格,还有半小时一轮秒杀(有29.9元的健身私教一对一体验课)!

↑点击预约,周四见哦!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果壳”(ID:Guokr42),作者:李子,36氪经授权发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