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的南京,烈日当空。53岁的农户任世如站在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周子村的稻田旁,眉头紧锁,豆大的汗珠挂满额头。现在,他每天按照农技人员的建议,给自己的300亩水稻田防暑降温。“不停地往地里灌水,白天灌晚上排。”任世如说。

今夏的江苏,气温一路飙升。8月7日立秋当日,江苏气象部门发布了今年以来的第30个高温预警。更让人煎熬的是,“烧烤模式”还将持续。

8月8日,江苏省气象局发布,本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江苏将以持续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沿江和苏南地区最高气温38℃—42℃,其他地区35℃—40℃。

目前,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约3329万亩。如何让水稻在高温天不被晒蔫,能坚挺度夏?8日上午,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在南京淳化街道向村民们普及防治水稻高温热害技术时,为水稻防暑降温打出“三把伞”。

日灌夜排可缓解田间高温危害

行走在南京江宁区淳化街道周子村的田埂上,稻田里一片青绿。6月18日,这里的水稻开始栽插。今夏南京的高热少雨,让水稻栽培、种植饱受“烤”验。

李刚华用一组数据向记者解释高温对水稻的生长影响:“目前,江苏水稻大面积进入拔节孕穗期,对高温越来越敏感。连续3天及以上日均温度大于等于33℃或日最高温度大于等于38℃,且每天高温持续时间超过5小时,水稻将遭受热害侵袭。”

他介绍,中国过去30年间水稻物候期数据研究显示,移栽至抽穗期,均温度每上升1℃,将导致水稻抽穗提前3.3天。而抽穗提前会导致穗粒数减少,从而降低产量。水稻在孕穗期每日处于高于38℃的温度下持续8小时,还会影响结实率。

如何在水稻的生长关键期送上一份清凉?李刚华基于团队前期的研究结果建议,首先要通过灌溉降低田间温度。

在南京淳化街道周子村,宁香粳9号万亩示范田,一早就在灌水。

“有研究显示,如果水稻栽培的水层达到10厘米,将分别降低水稻冠层日最高气温和日均温度0.5℃和0.4℃。保持水层可以延缓土温上升约1小时,为0—20厘米的土层最高降低土温0.2℃—0.6℃,可有效缓解水稻孕穗期及抽穗期的高温危害。”李刚华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应当日灌夜排,这对缓解田间高温危害效果最好。对于叶龄余数少于1叶的水稻,尤其要注意通过换水降低土壤温度。

增氮、喷洒外源调节剂为水稻降“体温”

适度增氮被科研团队视为给水稻防暑降温的另一“神器”。“科学合理施用氮肥,可以维持水稻正常偏深的叶色,让水稻“体温”下降0.5℃—2℃。”李刚华说。

在南京农业大学白马教学科研基地稻麦试验示范区(以下简称白马示范区),科研团队正在围绕宁香粳9号等新品种开展施氮量、施肥模式、栽培方式等试验示范。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适量施氮有利于降低冠层温度,最高可降低2.1℃。

年来,李刚华团队通过使用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为水稻生产提供新的指导。缓混肥中包含水稻一生所需的氮磷钾元素,只需在水稻栽插时一次施入大田,氮磷钾元素就会在水稻的全生育期内缓慢释放,为水稻提供持续的营养。而团队最的试验发现,施用缓混肥还可以帮水稻降低冠层温度。

8月8日上午9时,在白马示范区,气温已达37.8℃,科研团队测量发现,没有施肥的水稻“体温”是32.3℃,而施用缓混肥的水稻“体温”是31.2℃。

团队科研人员介绍,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相同施氮量下,缓混肥可以有效降低水稻冠层温度0.4℃—1.2℃。适量增施氮肥或施用机插一次缓混施肥,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植株体温。

李刚华为水稻撑起的第三把“遮阳伞”是磷酸二氢钾、钾钙硅制剂等调节剂。“与叶面喷施清水相比,向水稻叶面喷洒外源调节剂,也能帮水稻降温。”他介绍,它们可以加快水稻的光合作用,提高水稻抗高温能力,其中喷施茉莉酸甲酯,可以为水稻降温2℃—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