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在稻田里觅食,稻子在鱼类的滋养下生长,秋收时,稻香鱼肥。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浙江青田,有1300多年历史的稻鱼共生系统创造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价值。近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这里召开,我国丰富多彩的农业文化遗产吸引了世界目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引起共鸣。
在65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我国以18个项目位居第一,有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等水土资源利用类、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等林茶果类、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等农牧复合发展类等。与其他遗产不同,农业文化遗产使用至今,是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经济来源,并衍生出各具特色的饮食、技艺与民俗文化等。
作为活态的复合型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方面价值。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要结合现代化手段进行升级改进,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增强综合效益,使其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真正“活”起来。
产业“活”起来,农业文化遗产才更有生机。千百年来,遗产地居民因地制宜创造了独特的农业系统,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如今,一些遗产地利用现代育种、耕作、管理、经营等技术和理念,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旺,农民富裕,古老遗产焕发新活力。
江苏兴化创建垛田特色农产品绿色生产示范区,采取公司化运营,成立合作社,推广有机肥,种植龙香芋、香葱等特色农产品,订单生产、网上销售,带动全产业链发展;浙江湖州南浔依托桑基鱼塘系统,建立特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并开展“鱼文化节”和系列研学活动,拉长鱼桑文化旅游产业链,带动就业和土特产销售;云南红河用活用好哈尼梯田品牌,将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和农耕体验打造成富民产业,农民用梯田、房屋等入股村集体旅游公司拿分红,开农家餐馆和民宿,在家门口挣钱。
文化“活”起来,农业文化遗产才更具魅力。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多姿多彩的民间风俗、少数民族文化也与农业文化遗产相伴而生。通过建展馆、搞节庆、做文创、开展农耕研学等形式,充分展现农业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人了解农耕文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稻作梯田系统孕育了苗、瑶、壮、哈尼等多彩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哈尼四季生产调、侗族大歌在大山里传唱,吸引着八方游客;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等3处茶类遗产,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衍生出风格独特的茶道、茶艺、茶俗等,让中国茶香飘世界;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逐水草而居、食肉饮酪、骑马射箭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别具特色,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汗廷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衰。
生态“活”起来,农业文化遗产才更可持续。我国诸多农业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具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守好绿水青山。
河北涉县地处太行山腹地,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十年九旱。当地百姓凿石垒堰、集雨蓄水,创造了旱作石堰梯田系统,采用椒粮间作、轮作倒茬,种出了优质花椒、核桃、小米、玉米、大豆,也留下了壮丽的梯田景观。而今,这里通了高速路,农产品卖出去,游客走进来。当地还设立“农民种子银行”,保存传统农作物品种上百个,推动复耕撂荒梯田千余亩,为缺土少雨的北方石灰岩山区打造了生态循环可持续农业的样板。
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正在“活”起来,产业旺、文化兴、生态优、农民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