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视点微信公号7月9日消息,记者近日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获悉,北京理工大学将牵头在重庆研制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项目预期作用距离达到1.5亿公里。
这也是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介绍:分布式雷达项目的建设,将填补国内该项能力空白,满足近地小行星防御,空间态势感知等国家需求,并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等前沿领域研究。
据了解,该项目是“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二期项目。位于重庆的项目第一期“分布式雷达天体成像测量仪验证试验场”。
“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将高分辨率观测近地/主带小行星、月球、金星、火星、木星等。
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复眼”?
众所周知,中国天眼FAST是一个“大天线”,而此次建设的分布式雷达,由20余部小天线组成,每一部天线孔径达25米~30米之间,就像昆虫的复眼,故也称“中国复眼”
在功能上,它与天眼也不一样,天眼是射电天文望远镜,主要接收星体发射出来的信号,本身并不发射电磁波。
但因为小行星本身不发射电磁波,所以用射电天文望远镜是看不到的,必须主动发射电磁波才能看到小行星。
而分布式雷达,能自己发射电磁波探测小行星,并能接收回波,也就是说它可以自己主动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