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随着“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上市,以及,这个源于科幻小说《雪崩》中的未来概念逐渐为人所知。

元宇宙(Metaverse)已然成为投资圈讨论最为火热的赛道,但建设这样一个宏大的、高自由度的、极具幻想色彩的虚拟世界,需要AI、内容创作引擎、内容生态、网络通讯技术、AR/VR生态、区块链等不同领域的解决方案共同完成。

不少互联网公司入局元宇宙。网易伏羲想将游戏和人工智能结合的经验用到更广阔的领域,“我们认为虚拟人是未来。元宇宙最有用的价值应该是真实世界的有益补偿,能够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一定要用虚拟世界为真实世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元宇宙、工业元宇宙和文化元宇宙等等。”

以下是网易伏羲联席负责人李仁杰的现场演讲: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一是元宇宙的概念;二是我们在元宇宙的技术积累;三是网易伏羲基于元宇宙概念做了什么样的事情。

在互联网上,大家能搜到很多关于元宇宙的讨论,定义也非常不一样,我为什么选这样一张图,是因为我觉得它足够open,生态非常多元化。这里说硬件是敲开元宇宙的大门的钥匙,但是没有说是AR还是VR;它说了支付服务,但是没有说是基于区块链,是不是要去中心化还是不要去中心化;说了内容和资产,但是没有说一定UGC。因为现在元宇宙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觉得它一定是多样性,就像今天上午蔡维德老师说的,不一定非得用数字资产,也不一定是AR或者VR,不一定是用户创造的内容。比如微软,就没有强调是自己的内容。

第二元宇宙的价值应该怎么去衡量?我们觉得元宇宙最有用的价值应该是真实世界的有益补偿,能够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一定要用虚拟世界为真实世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元宇宙、工业元宇宙和文化元宇宙等等。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网易伏羲到底是做什么的,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我们的前身实际上叫伏羲实验室,从这个名字可以看出来我们是做底层基础研究,我们之前做的事情是探索游戏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帮助我们的开发者降本增效,以及帮助我们的玩家提高游戏体验。

经过这几年的沉淀、探索,伏羲帮助游戏做了非常多的事情,我们觉得到了一个阶段,可以把游戏和人工智能结合的能力开始运用到更广阔的地方,不仅局限于游戏,甚至包括文化娱乐,甚至工业界。于是进入我们第二个阶段,希望把这种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带到每个领域,丰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

这个是我们主要做的6个方向,其中包括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视觉智能、虚拟人、用户画像以及支撑所有5个研究方向底层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计算平台,我们做了非常非常多各种各样的事情,因为今天时间有限,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虚拟人方向的一些探索。我们认为虚拟人一定是未来,不仅是游戏,包括虚拟世界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降本增效,它所有的链路可能在未来都要实现全部人工智能化。

说到虚拟人,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希望虚拟人和自己相像。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多少游戏玩家?我是一个老游戏迷,从早期的MMORPG开始,那时候大家还不能去创造自己的角色,到后面我们国内的游戏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可以在游戏里面自定义很多的角色,甚至可以在200个纬度上把自己的角色调整得惟妙惟肖,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非常好的艺术细胞,比如我就没办法创造一个跟我非常像的人物形象,以至于在淘宝上出现了一个“捏脸师”的职业,50块钱一次,他可以帮你捏一个形象。我们想怎么把人工智能应用到这上面来,用户只要上传一张2D的照片,可以捏出3D的图象,我们在很多的游戏都已经实现了智能捏脸,我们最近和《永劫无间》合作,有的玩家希望像自己,有的人希望比自己做得更好看,我们做了非常多版本的迭代,现在能做到只要玩家上传一张照片,就可以实现游戏中的虚拟形象。

有了脸之后还缺什么?发型也是我们现在做的,比如我在现实生活中对发型已经没有追求了,可能越来越差,但是我仍然希望在虚拟世界中的发型比较好,包括它可以生成你的身体和服饰。我们还可以用无人机扫一遍,可以生成场景三维的建模。

有了你的模型形象之后,下一步怎么让这个模型说话,以及怎么让它动起来,现在让虚拟人动起来无非有三种方法,第一就是大家看到的电影级别的制作,需要人穿上紧身服,通过演员的表演把它迁移进去,第二种就是通过摄像头,你在摄像头前面做一些动作,表情也可以嵌入进去,但是这两种都需要中植人去表演,我想如果大家要发展虚拟人的话,甚至成千上万的虚拟人,成千上万的元宇宙,不可能让每个虚拟人都是人去表演,唯一就是通过AI实现,我们给AI语言、文字,就可以实现动画、表情等的实现。

表情包括动作,只要给文字,他就可以自己说出来,以及玩家可以去调她的情绪,比如调她是开心的情绪或者悲伤的情绪,这样的虚拟人在自动表演以及做游戏NPC角色时,成本降得非常的多。

我们有了形象,能说话,能动起来之后,我们想怎么把这些东西串起来,我们现在尝试一首歌曲从作词到编曲再到演唱、动作,全部是AI自动完成。这首歌曲叫《醒来》,是我们去年网易大会上发布的一首歌曲。传统做一首歌至少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有了AI一分钟就可以全部实现。他有了表情,动作,会说话之外,我们会希望他更加聪明起来,这也是我们在强化学习方面的研究。

我们在游戏中可以体会到,可以跟NPC进行对战,这个用的是强化自动学习,开始不会打,后面慢慢学习,后来还学会了欺骗。

刚才是我们在虚拟人方面的一些探索和研究,有了人之后,我们还希望有一些场景,于是我们又做了一个叫“瑶台”的产品,我们希望大家在虚拟的世界中去举办会议或者是活动。它的背景背景是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疫情来了之后,大家可能有很多人都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居家办公,会用到很多线上的会议系统,但是我们发现虽然会议系统带来很多的高效。但是还是有很多线下会议所需要的仪式感、沉浸感和社交感是取代不了的。

比如我们今天举办的36氪的大会,其实完全可以在线上举行,但是为什么我们不在线上举行呢?首先我们需要仪式感,因为36氪邀请大家参加大会,邀请大家来,甚至他们希望在末尾发布一些东西。还要有社交感,比如我刚才就认识了坐在我旁边,柳叶熙的爸爸,我非常想认识他,于是加了好友,但是大家平时在线上会议是非常难得有这样的体验的,所以我们就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一些事情,让我们传统的线上会议变得更丰富起来。

于是在去年10月份,元宇宙的概念还没有那么火的时候我们做了第一次尝试,只是想验证一下我们的想法。没想到虽然是很多学者举行的会议,但是大家在里面玩得还挺开心,于是更加坚定我们的信心,沉浸式的活动系统是有很多可以做的。这边是一张当时会议结束之后的一张合影,有点看不清,实际上大家是用AI捏脸做的合照,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传统会议与线上会议的一些区别。

所以我们其实根据那个之后又开始进行了更多的思考,我们重新做了整个的会议系统,现在已经跟刚才大家看到去年10月份完全不一样,比如我们加入了很多全新的参会体验,你可以有你自己专属的角色,我们加了动作迁移、表情迁移,你在摄像头做了各种各样的动作,是可以通过虚拟传输出去的,大大家也不可能为了一场会议下载几十G的客户端,我们通过云游戏的技术,做到即点即用无延迟。

我们还做了虚拟人讲解的新人教学,在会场有瞬移的功能;模仿我们线下,比如两个人凑在一起就自动打开摄像头,你的虚拟形象就出现;各种国家的语言的翻译,为会议实施方提供的会议系统,比如对讲师的复盘、反馈,哪一场会议怎么样;甚至加了抽奖系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风格,比如古风、幻想、现实,还有未来展会的风格,我们在不断完善这一套沉浸式的活动系统,希望未来它不仅可以做会议,可以做展会,当更多的资源加入时,个人可以随意在里面搭配,创建自己活动的场景。你可以安排一场家庭聚会,甚至可以做一场属于你自己的剧本杀。

因为时间有限,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么多,如果大家对这个感兴趣,可以搜索或者联系我们,谢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