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古生物学家罗伯特·德帕尔马称,美国北达科他州岩层中隐藏着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确切日期”的证据,此次小行星碰撞地球发生在5月份,相关研究证据记录在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恐龙:终结之日》中。
据悉,在过去十年里,德帕尔马将工作聚焦在美国北达科他州地狱溪地层一个富含动物化石的区域,并将其命名为“塔尼斯遗址”。自2019年以来,他和同事就提出了关于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的独特主张及观点,他认为,塔尼斯遗址是6600万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大量恐龙死亡的“大型墓地”。
目前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非鸟类恐龙,以及全球至少50%其他物种大规模灭绝,德帕尔马称,塔尼斯遗址记录了小行星碰撞地球的那一天。
位于墨西哥南部尤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陨坑,就是6600万年前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的。而塔尼斯遗址距离希克苏鲁伯陨坑大约2800公里。
当小行星碰撞地球时,能产生微小喷射球——直径大约1毫米的晶珠,它是由岩石熔化形成的,由于它们质量非常轻,能够穿过大气层飞行大约3200公里。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德帕尔马在塔尼斯遗址发现了这些小晶珠,也在塔尼斯河流鲟鱼鳃化石中发现了晶珠。德帕尔马认为,这些晶珠是由希克苏鲁伯陨坑碰撞产生的,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属性,甚至一些晶珠被小行星碎片包裹。如果以上情况属实,晶珠在塔尼斯遗址出现的时间将标志着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真实日期,因为晶珠会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几个小时后落到地面上。
德帕尔马利用显微镜观察那些包含晶珠的鲟鱼化石的生长年轮,得出结论称,这次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在5月份。原因是这些骨骼显示出季节性带状结构——当食物充足时动物骨骼生长迅速,而当生存条件较差时骨骼生长趋缓,因此夏季食物充沛的时候动物骨骼上出现较宽的灰带结构,冬季则出现较窄的暗带结构。依据鲟鱼骨骼最后一次带状结构,可证实它于5月份死亡。
当然,德帕尔马提出的仅仅是一个假说,还需要更多的事实来佐证。而且我们知道,6600万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事件,并不能立即带来恐龙的灭绝,该事件使全球进入一个冰冻黑暗状态,持续几天或者几个星期,并最终导致了恐龙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