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0年,气象灾害造成全球200多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3.64万亿美元。令人忧虑的是,这种灾难还在继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简称IPCC)第六次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更频繁、更强烈,干旱和洪水风险及社会损失进一步增加。

“及时监测、预警,可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说。根据全球适应委员会评估,提前24小时对风暴或热浪发出预警,可将其产生的损失减少30%。

今年3月23日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早预警、早行动:气象水文气候信息,助力防灾减灾”。气象灾害预警,常被人们称为“信号灯”,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那么,人们不免好奇,气象预警从何而来,背后有哪些科技支撑,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织密站网科技让预警有底气

“气象预警的第一步是观测,通过各种‘神器’,即观测设备,看清大气的微妙变化。”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首席陈瑾说。

第二步是预报,陈瑾介绍,这需要人机联合“诊断”,将收集到的观测数据,传输到天气预报员工作台,超级计算机会根据数值预报模式得出初步结论,预报员再结合自身经验对数据进行订正,如果天气变化接致灾临界气象条件,就会将预警结论及时发布。

“报得准,是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的生命力。天气预报准确率高,防灾减灾才能有的放矢。”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说。

刚刚过去的2021年,极端天气频发,第6号台风“花”的漫长风雨期,让人印象深刻。受多个天气系统“博弈”影响,这个以“大、慢、怪”为显著特征的台风走势扑朔迷离,各家数值预报模式结论不一,给预报服务带来极大挑战。此时,台风路径集合预报订正方法、实况三维可视化工具包、风云四号B星快速成像仪等新技术,成为破解台风路径、影响等预报难题的有力“武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年来,气象部门多措并举,一方面“织密网”,发力提升观测能力——依托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聚焦重要流域和防汛河段、洪涝灾害典型易发区等地,更新1500个自动气象站,新建500个自动气象站,建设20套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和60部X波段天气雷达系统,并着重提高观测资料应用能力;在十余个专项工作方案的支持下,瞄准东北冷涡、强对流(大风)等天气类型,开展地空天观测站网建设。

另一方面“磨利刃”,攻关预报关键技术——目前,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均创历史新高;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

科技,让极端天气下的防灾减灾工作变得更加从容。

预警信息怎么看

2021年5月3日下午,一场暴雨突降湖南省保靖县比耳镇双福村,当地发生山洪和局地山体滑坡。由于提前收到预警、撤离及时,46名村民成功避险。

有数字显示,五年,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均每年发布19.5万条气象预警信息,暴雨、大雾、高温时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最多。

气象预警信息究竟该怎么看?专家介绍,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紧急程度,气象灾害预警设为蓝、黄、橙、红四个级别,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其中,蓝色、黄色预警信号都是“提前警告”,表明虽然目前还比较静,但危险可能就在眼前;橙色、红色预警信号一般都是在恶劣天气“进行时”的时候发出的警告——恶劣天气已经发生,并且可能会进一步升级。

“预警信息不仅要报得准,还要发得早,更好发挥‘消息树’作用。”庄国泰表示,目前,预警信息发布“高速公路”建设初见成效,重点灾害预警不留盲区,能提前40分钟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多部门共享共用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服务矩阵,76类预警信息可在5至8分钟内到达应急责任人。

台风预警码、“停课铃”、一条条预警信息……2021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2.8分,再创新高。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明显下降,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和作用不断凸显,得到决策者和公众的高度认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