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杜宇
据哈尔滨日报4月15日消息,哈尔滨市将强化对露天烧烤经营行为的治理,对利用固定经营门店擅自进行室外露天烧烤的,一经发现,一律依法清理取缔、依法处罚。
此前,山西晋城环保官方微信号4月9日发文称,晋城城区,禁止任何露天烧烤,违者没收工具,最高罚2万元的消息一度引发热议。
(资料图)
烧烤的餐饮业态容易造成空气污染,这一点毋庸置疑。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修复需要巨大的成本,像晋城这种城市,环保压力大,对烧烤行业从严限制并非不可理解。问题是,是否有必要一刀切?以治污的名义禁止所有露天烧烤?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资料图
哈尔滨:对利用固定经营门店擅自进行室外露天烧烤的,一经发现一律依法清理取缔
据哈尔滨日报4月15日消息,记者从哈尔滨市城管局获悉,为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规范建筑工地渣土排放监管,巩固露天烧烤治理成果,哈尔滨市城管局日前制定《2023年建筑工地渣土排放及露天烧烤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即日起至5月31日,哈市将开展工地渣土排放、露天烧烤及占道洗车专项治理,快速消除春季街面乱象。
哈尔滨市将强化对露天烧烤经营行为的治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治理利用固定门店进行露天烧烤的经营行为,对利用固定经营门店擅自进行室外露天烧烤的,一经发现,一律依法清理取缔、依法处罚。同时,依法治理流动露天烧烤经营行为,对占用城市道路、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和利用机动车及其他交通工具占用车行道、人行道进行露天烧烤的,一经发现,立即清理取缔。
哈市将按照“便民利民、规范管理、设施齐全、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四环外划定出方便市民、设施齐全且不影响环境秩序的专门区域,用于露天烧烤集中经营和市民非营利性休闲烧烤,满足市民需求。在适宜休闲的场所,划定休闲烧烤区,引导市民集中环保烧烤,满足市民休闲度假需求。
此外,根据《方案》,哈市将先期介入、强化巡查,对群众举报或巡查发现的街边违法占道洗车行为进行取缔,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山西晋城:禁止露天烧烤,违者没收工具,最高罚2万
据山西“晋城环保发布”4月9日消息,夏天将至,气温逐渐上升,烧烤行业逐渐恢复。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守护城市的蓝天白云,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分局发出通知,就进一步推进市区露天烧烤污染整治提出要求,《通知》特别提出要求,流动的经营性露天烧烤、非经营性露天烧烤将依法进行取缔、清理。对违反上述相关规定的单位及个人将责令其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五百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通知》要求,流动的经营性露天烧烤、非经营性露天烧烤将依法进行取缔、清理。对违反上述相关规定的单位及个人将责令其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五百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4月10日,大皖新闻记者致电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分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回应大皖新闻记者称,目前此事由当地区委区政府统一回应,可以联系区委宣传部了解此事。随后,大皖新闻记者致电晋城市城区委宣传部,但工作人员并未对此事进行回应。
4月11日,当海报新闻记者再次查询“晋城环保发布”微信公众号时,却发现4月9日发布的《晋城城区:禁止任何露天烧烤!》已被删除。
海报新闻记者致电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城区分局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暂不清楚此事,可以联系区委宣传部”。随后,记者多次拨打晋城市城区委宣传部电话,均无人接听。
禁止任何露天烧烤,城市治理不能一刀切掉烟火气
山西晋城发布的禁止露天烧烤消息,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表示:“露天烧烤能污染多少?”
不少山东网友表示:“欢迎来淄博吃烧烤!”
据红星新闻,根据山西晋城商户反馈,当地其实早就对烧烤行业进行了整顿,每一年的要求都有所不同,比如烧烤必须室内经营、要配备相应的油烟净化设备等。这次之所以引发巨大争议,想必可能是因为口吻更严、措辞更狠,二是对禁止的范围进行了扩大化,不仅烧烤行业不让露天操作,非经营性的露天烧烤即个人露天烧烤,也被全面禁止了。
可以这样理解,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晋城市城区建成区的任何范围,都不能进行露天烧烤,哪怕市民在家门口或户外烧烤也不行。
烧烤的餐饮业态容易造成空气污染,这一点毋庸置疑。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修复需要巨大的成本,像晋城这种城市,环保压力大,对烧烤行业从严限制并非不可理解。问题是,是否有必要一刀切?以治污的名义禁止所有露天烧烤?
4月11日,《淄博日报》在以《既要烟火气又有文明范儿》为题分析了淄博烧烤出圈背后的城市管理。报道称,烧烤是一种“地摊经济”。原来很多烧烤店不仅存在占道经营、噪音扰民问题,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些问题,自2015年开始,淄博市下大力气引导露天烧烤“三进”(进店、进院、进场)经营,并使用无烟环保炉具。由此,淄博烧烤开启了规范管理的品牌打造之路。
之前一些地区鼓励地摊经济,赢得一片好评,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地摊经济也容易出现占道经营、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什么收获舆论支持?说白了,是因为兼顾了百姓日常生活,丰富了消费的场景,让民众能感受到烟火气。
不管怎么说,改善空气质量重要,商家的生存、市民的生活同样重要。政策一刀切看起来简单,实则容易造成矫枉过正的效果。所以,城市治理需要更多的智慧,兼顾民生冷暖,保留该有的烟火气息,地方政令才能赢得更多的民众认可。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哈尔滨日报、晋城环保发布、大皖新闻、海报新闻、红星新闻、淄博日报
每日经济新闻